日产汽车的全球布局正迎来一次大刀阔斧的重塑。DLSM外汇据悉,7月30日,日产宣布计划在2025财年内关闭其位于墨西哥库埃纳瓦卡的CIVAC工厂,将该国所有产能集中至阿瓜斯卡连特斯工厂。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调整,而是其更大规模全球战略重组的一部分。按照日产的计划,其全球工厂数量将从目前的17座削减至10座——一个足以引发行业关注的动作。
对外,日产将此次重组包装为“提升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必要步骤,强调阿瓜斯卡连特斯工厂更先进的制造与物流能力,以及支持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然而,任何一次大规模的产能重组都不仅仅是管理效率层面的简单算术。它往往隐藏着更深的战略焦虑。
CIVAC工厂有着超过六十年的历史,曾是日产开拓北美市场的先锋阵地之一,其地理位置与辐射能力并不逊色。但在新能源转型的当下,传统制造设施的历史包袱开始显现。即便在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存在的墨西哥,维持多点布局所带来的边际收益,显然已经不敌集中化管理带来的协同效应。
问题是,如果日产仅仅是为了精简冗余,那为何需要削减高达40%的全球工厂?显然,这不是单纯的“精瘦”,而更像是一次在销量瓶颈下的体系性收缩。
近年来,日产在主要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在中国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在欧洲也面临激烈的新能源车竞争压力。而在北美,尽管其SUV车型仍具竞争力,但整体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表现已经难与特斯拉和韩系对手抗衡。这一背景下,日产的全球产能利用率问题愈发突出。缩减工厂数量,不仅能压缩固定成本,还可以作为重整全球供应链和研发重心的契机。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日产究竟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车企?是继续坚守“全球规模型”玩家的定位,还是转而成为“高效盈利型”的中等规模厂商?削减工厂、收缩战线、提升单点效率,这些都是后者的典型路径。对日产来说,这既是战略的选择,也可能是现实的无奈。
阿瓜斯卡连特斯作为未来的集中生产基地,将承载更大的期望。日产希望通过集中资源打造更加灵活的制造平台,为未来电动车与混动车型的大规模切换打下基础。但必须指出的是,在全球汽车制造正在迈向模块化、定制化、绿色低碳的今天,仅靠“工厂整合”可能远远不够。
日产能否借此次整合真正转型成功,抑或只是放缓衰退速度的权宜之计?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不会在2025财年揭晓,而要留待整个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更加明朗之时。至那时,日产的重组是否真的“瘦身”变“强身”,市场自然会给出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