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黑马崛起?谁在抢特斯拉订单?

南方精工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暴增7倍,股价直接翻倍。 这家公司凭什么这么火? 原来他们是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减速器轴承的独家供应商,特斯拉Optimus的量产倒计时,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 大家讨论疯了:国产零部件企业真要翻身了吗?

人形机器人黑马崛起?谁在抢特斯拉订单?-有驾
#百度带货夏令营#人形机器人赛道现在火得一塌糊涂。 政策驱动是核心,深圳和上海等地推出专项补贴,企业拿钱拿到手软。 特斯拉Optimus量产计划加速,产业链跟着爆发。 技术突破是关键,谐波减速器和力传感器打破海外垄断,国产化率超过60%。 成本优势明显,国产关节模组价格比日系产品低40%,人形机器人均价降到10万元级别。 南方精工靠“灵巧手”减速器轴承吃香,成为特斯拉供应链的香饽饽。 卧龙电驱的伺服电机适配下肢关节,扭矩密度达12Nm/kg,直接切入Optimus生产线。 富临精工的行星滚柱丝杠产能扩到50万套一年,成本比海外低30%。 上海机电和日本纳博合资生产RV减速器,国产替代率提升到25%。 风险也不小,板块平均市盈率超100倍,泡沫风险高,国际竞争压力大,Optimus可能降价冲击市场。

液冷服务器赛道需求激增,AI算力基建成了香饽饽。 算力功耗飙升,AI训练集群功率密度达120kW每机柜,传统风冷PUE值在1.5以上,液冷方案直接压到1.1以下。 政策支持加码,上海“AI+制造”政策推动液冷渗透率提升,2025年市场规模预超560亿美元。 工业富联是英伟达H100服务器独家代工,液冷机柜出货量占全球30%。 川润股份的数据中心液冷设备市占率25%,2025年订单超5亿元。 剑桥科技的1.6T光模块适配液冷数据中心骨干网,海外订单突破10亿元。 利欧股份跨界布局高功率液冷泵,中标电信智算中心项目。 技术迭代风险高,固态冷却可能替代现有方案,中小厂商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创新药赛道政策红利释放,“出海+特色管线”成新趋势。 支付改革加速,医保谈判推动创新药纳入提速,出海授权交易额同比增长200%。 技术突破亮点多,CAR-T疗法和缓控释制剂成国产替代突破口。 济民健康的医美创新药“济民医美1号”进入临床Ⅱ期,消费医疗营收占比冲到40%。 新天药业的中药创新药“坤泰胶囊”纳入医保,更年期综合征适应症市场空间超50亿。 立方制药的缓控释技术平台落地,降压药市占率超60%。 南京新百收购ProMab切入CAR-T细胞疗法,海外临床进度领先。 临床失败率超预期风险大,集采降价压力持续存在。

华为海思生态扩张动能十足,国产芯片与系统替代加速。 鸿蒙OS装机量破10亿,拓展到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汽车等新场景。 昇腾910B芯片算力对标英伟达A100,国产AI训练中心采购占比超50%。 诚迈科技深度参与昇腾芯片软件适配,鸿蒙车载系统市占率第一。 赛微电子的MEMS传感器芯片供货华为机器人触觉模组。 四川长虹的鸿蒙智能终端出货量同比增80%,绑定海思芯片供应链。 中电港作为华为海思分销核心伙伴,覆盖机器人汽车电子客户超2000家。 美国技术制裁升级风险高,生态碎片化问题不容忽视。

稀矿永磁赛道稀缺性凸显,机器人电机核心材料需求激增。 单台人形机器人稀矿用量是新能源车的3倍,全球80%产能集中中国。 高性能钕铁硼需求暴涨,2025年供需缺口或达20%。 北方稀矿的轻稀矿配额占全国60%,直供优必选伺服电机。 盛和资源的海外矿山权益矿占比40%,保障钕镨稳定供应。 北矿磁材的烧结钕铁硼产能扩到1万吨一年,毛利率提升至38%。 宏和科技的稀矿回收技术降本30%,切入汇川技术供应链。 稀矿价格波动风险大,海外矿山国有化威胁持续。

总之,这些科技赛道黑马企业正凭借订单驱动和技术壁垒,成为市场焦点,风险与机遇并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