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豪华品牌正在默默下滑
要是你还认为“豪华车”就只能是某个固定的样子,那可就跟不上现在的变化了。到了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情况是:那些曾经挺火的二线豪华品牌,正在默默地下滑,这事儿可不小呢。
豪车降价也救不回的市场危机
以前我觉得啊,像凯迪拉克、林肯、沃尔沃这种牌子,只要价格给得够低,总会有一堆追求性价比的中产阶级愿意买账。结果呢,现实啪啪打脸。现在哪怕价格降得离谱,优惠力度大到像是“腰斩”了,消费者还是不愿意掏钱。这事儿可不只是促销没效果那么简单,而是整个消费者的购买逻辑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我在销售一线看到,凯迪拉克CT5的价格已经跌到不到19万了,林肯Z更是直接标出18.88万的“一口价”。沃尔沃和捷豹这些品牌也是一样,疯狂打折,恨不得贴着成本在卖。可问题是,销量不但没涨,反而还往下掉。凯迪拉克2024年的销量直接腰斩,同比下降了38%;林肯全年销量都没超过6万辆。最惨的是捷豹,一个月才卖一百多辆车,基本上快到了没人记得这个品牌存在的地步了。
二线豪车被打爆了
消费者的心态真的不一样了。我最近问了好多人,他们给我的反馈特别一致:“同样是20多万,干嘛不直接买宝马?”现在BBA(奔驰、宝马、奥迪)也在主动降价,宝马3系和奥迪Q5L早就跌破20万了。在一线豪车都在疯狂内卷的情况下,谁还会傻乎乎地多花钱去买一个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弱、售后服务也不咋样的二线豪华品牌呢?
我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二线豪华品牌的危机,其实不是被BBA干掉的,而是被新能源车打得措手不及。
像理想、问界、蔚来这些新势力,不仅把智能玩明白了,还重新定义了什么叫“豪华”。问界的M9卖到50万,里面居然有冰箱、电视、空气悬架,这谁能想到?理想L9开起来简直像个能思考的“移动客厅”;至于蔚来的换电站和整体服务体验,让我一度觉得,传统豪车所谓的“高级感”,已经变成过时的东西了。
二线豪华品牌为何集体迷失
现实情况比你想象的还要惨烈。理想汽车去年卖了超过50万辆车,问界M9更是连续好几个月霸占着50万价位的销量榜首。再看看林肯、凯迪拉克这些二线豪华品牌,它们的新能源车要么迟迟不出,一出来就彻底扑街。就说凯迪拉克的LYRIQ吧,一年才卖不到3000辆,连特斯拉Model Y一个月销量的零头都不到。
作为一个长期盯着这个行业的人,我得说实话:二线豪华品牌的衰落,真不是因为价格卖不动,而是它们自己把自己搞砸了。它们夹在奔驰宝马奥迪(BBA)和新势力之间,两边都没抓住。既没保住原来的豪华光环,也没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技术特色。
比如沃尔沃一直主打“安全”,但自动驾驶普及后,这个卖点就不灵了;雷克萨斯坚持“匠心工艺”,但在智能化的大潮下显得太保守了;凯迪拉克还在强调“美式力量”,可现在大家看中的是科技感,它早就没有存在感了。
豪华车市的新老较量
更搞笑的是,这些品牌一边打骨折促销,一边还把自家的品牌档次往下滑。价格降得越多,大家就越觉得这东西是不是“不值这个价”。
到了2024年,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还是卖疯了,全年销量稳稳超过200万辆。它们靠的就是品牌影响力和高端车型吸引客户。不过呢,那些造车新势力也不甘示弱,靠着技术创新、贴心服务和超棒的用车体验,硬是抢走了不少本来想买传统豪车的年轻人。
二线豪华品牌路在何方
夹在一线和一线以下的那些二线豪华品牌,现在真是有点尴尬。它们既没有一线大牌那种让人一看到就心动的品牌影响力,又拿不出特别能打动消费者的真正好产品。现在市场变化太快了,它们的生存空间正在迅速被压缩,可它们自己又没得选,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品牌都完全坐以待毙。沃尔沃还在努力搞混动车,推出了续航能达到1200公里的XC70;雷克萨斯终于憋出个电动平台;凯迪拉克也在推新的电动车型,像那个LYRIQ-V。不过说实话,这些动作看起来还是有点慢,力度也不够大。
如果再过三年左右,这些品牌还不能彻底完成智能化、电动化以及服务体验上的转型,那估计在中国市场上也撑不了多久了。
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容不下那些挂着“豪华”头衔却没什么实际价值的品牌了。以前靠一个logo就能吃好多年的好日子早就结束了。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了,他们愿意为真正的价值掏钱,而不是为了虚有其表的品牌溢价买单。
这可不是简单的降价竞争,而是全方位的价值重新定义。那些还想着靠降价翻身的品牌,得明白一个道理:不改变自己,就只能被淘汰。
要说这次“崩盘”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就是让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变得更成熟了。当泡沫褪去后,剩下的只会是那些真正能够创造价值的品牌。至于那些二线豪华品牌嘛,是选择自我革新,还是干脆退出竞争舞台?答案其实已经在市场的动态中慢慢浮现出来了。
哎,说到那些二线豪华车品牌啊,现在确实有些品牌感觉卖不动了。像什么捷豹路虎、沃尔沃、凯迪拉克之类的,有时候感觉它们的市场表现有点低迷。
那这些二线豪华品牌的出路在哪呢?我觉得首先得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能老是跟BBA(奔驰、宝马、奥迪)硬刚。可以考虑更细分的市场,比如主打环保、科技感或者性价比。再一个就是服务要跟上,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还有啊,可以多搞点创新,比如电动化、智能化这些趋势一定要抓住。不然的话,在市场上很容易就被边缘化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