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最近太顺了,拿下比亚迪大单

刘强东最近确实顺得很,事业运简直挡不住,特别是京东刚拿下的这个汽车圈的大动作,和比亚迪正式签了售后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这单子分量不轻。

刘强东最近太顺了,拿下比亚迪大单-有驾

表面看是电商巨头和新能源汽车霸主的一次强强联手,可往深了琢磨,这是刘强东在汽车后市场落下的一枚关键棋子,而且是蓄谋已久、水到渠成的一步好棋,直接关系到京东未来零售版图的稳固性和竞争力。

这次合作,核心看点就在比亚迪售后这块“蛋糕”首次对外分给了头部电商平台。

以往咱们给车做保养、换零件,首选可能都是4S店或者维修厂。

现在不一样了,以后比亚迪车主想买个原厂机油、换条精诚轮胎,甚至找个靠谱的喷漆快修点,直接上京东就能搞定。

京东汽车和比亚迪联手在京东平台上主推的官方旗舰店,目标就是打造成线上维保的“旗舰店”标准,宣传的品质可是直接向4S店看齐的。

更吸引人的是,不光比亚迪车主受益,双方还把“精诚一家”养车服务开放给了所有品牌的车主,在京东单独开店,这下不管你是开丰田的还是开特斯拉的,都能通过这个入口方便地找到燃油保养、洗车、漆面维修这些日常急需的服务。

对消费者而言,意味着多了一个方便、有保障、可能还更实惠的线上选择,手机点点,正品保养就送到附近合作门店,省心不少。

刘强东能把这“大单”顺顺利利地拿下,绝非撞大运那么简单。

往前倒推几年,你会发现他对汽车领域的热忱和布局早就铺开了。

京东的汽车业务并非横空出世。

时间线拉长来看,这根本是刘强东战略蓝图里早已清晰标注的一环。

眼光放回2015年,当很多人还看不清造车新势力的走向时,他就果断力挺李斌创立蔚来,成为最早期的投资人。

刘强东最近太顺了,拿下比亚迪大单-有驾

章泽天后来的公开分享就印证了这一点,李斌在饭桌上花15分钟讲了蔚来的构想,刘强东只用了10秒就点头同意,这种对产业大趋势的敏锐判断力和押注的决心可见一斑。

对蔚来的早期投入,不仅仅是财务上的成功,更是为京东深度理解汽车产业链、积累相关经验、埋下未来合作伏笔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有了初步的资本涉猎,京东在汽车业务上的动作就开始系统性地浮现。

2017年,京东就开始落子汽车后市场这块大蛋糕;2018年,刘强东直接亮明了态度,在采访中直言他看好的未来汽车消费场景,他断定随着电动汽车普及,未来汽车销售的一大半会在线上完成,而且维保会更像组装电脑那样标准化、组件化,4S店模式会面临革命性的改变。

基于这个深刻洞察,京东虽然明确表示“不造车”,但目标清晰得很:汽车业务是战略核心。

于是我们看到京东开始步步为营:同年推出整车交易平台线上卖车;2021年成立汽车事业部,整合资源;次年把“京车会”全面升级成“京东养车”,从卖配件到线下维保维修,再到线上的服务预约,整合成一条龙服务;到去年6月,汽车事业部正式独立出来,围绕车主从“买车、装饰、保养、日常使用、到最终换车”的全生命周期,打造了一个线上的完整生态圈。

如今积累到什么程度?全国范围内布局了超过1700家自营或合作的京东养车门店,连接了40000多家第三方维修点。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京东的汽车服务网络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的线下触达能力,这正是此次能和比亚迪售后深度绑定的坚实底气。

回头再看这次合作,双方早已是“老熟人”,彼此磨合得好、信得过。

你或许不知道,其实两家的互动已经挺深了。

刘强东最近太顺了,拿下比亚迪大单-有驾

去年3月,京东集团就跟比亚迪签了战略协议,合作范围更广,包括了整车销售、企业服务、营销推广等等,双方高层像王传福、许冉当时都亲自到场敲定,可见重视程度。

而在物流这个京东的王牌领域,合作更早,2021年起京东物流就已经在服务比亚迪的供应链,保障电池、零配件这些关键物资的高效安全运输,这保证了供应链的稳定,也是比亚迪这类大型车企非常看重的核心环节。

可以说,前期在销售、物流层面的顺畅合作奠定了互信基础,加上京东在售后端已经有成型并庞大的服务体系,这次延伸到合作领域最核心也是最难啃的“售后服务”环节,简直是瓜熟蒂落。

信任和技术层面的深度磨合已早有铺垫,比亚迪看重的京东物流与供应链能力支撑早已平稳运行,线上线下整合服务网络的成型水到渠成,使得这次售后电商平台“大单”的达成顺理成章。

刘强东的顺,是有节奏、有地基的顺势而为。

那么,“顺”接比亚迪大单,对京东意味着什么呢?这绝对是卡住汽车后市场这个战略高地的关键一招。

中国汽车保有量巨大,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销量狂飙,后服务市场就是一片增长迅猛的蓝海,谁掌握了高质量服务入口,谁就掌握了大量稳定、高频的车主用户,这对任何零售平台都极具诱惑力。

比亚迪是什么角色?全球销量稳居前五的巨头,技术研发的标杆,供应链话语权极强。

和它深度绑定在售后领域合作,京东相当于稳稳地搭上了“正统”、“权威”的快车。

刘强东最近太顺了,拿下比亚迪大单-有驾

这不仅能让京东养车平台的品牌专业度和在车主心中的信任感“噌噌”上涨,更重要的是,比亚迪强大的资源将大大加速京东完成“车后服务标准化+面向所有品牌开放兼容”这个行业制高点的布局,迅速构筑起强大的服务壁垒和平台竞争力。

想象一下,消费者买任何品牌的车,要保养都想到上京东能享受4S店级别的服务,这个市场黏性有多大?想象空间自然巨大。

反观比亚迪,选择此时深化与京东的合作,也有其迫切的现实考量。

新能源赛道的竞争有多激烈?看看今年六月那场席卷各大品牌的价格战就知道了,比亚迪带头降价,随即引发吉利、奇瑞、长安旗下深蓝、零跑、红旗、凯迪拉克、智己等几乎所有主流玩家跟进厮杀。

这种刺刀见红的竞争下,光卷价格行不行?肯定不行!用户体验、服务效率和车主口碑成了影响品牌存亡的决定性环节。

比亚迪必须寻找更强有力的伙伴来提升面向消费者的服务水平。

京东的优势在哪?它对海量用户行为的数字化理解、精准的需求洞察能力,以及强大的线上运营和技术服务能力,正是比亚迪急需的补充。

京东能提供的不仅仅是线上卖货的流量入口,更重要的是它能利用数据,帮车主精准匹配保养方案(节省到店沟通时间),提供专属优惠(用正品还能更实惠),最终在养车这事上,切实地为车主省下宝贵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这种服务的升级对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竞争白热化的当下。

拿下比亚迪售后大单,是刘强东“顺”势而为的必然收获,更是京东深耕汽车生态多年积蓄势能的必然结果。

京东以供应链和技术服务为核心,紧扣“车生活”全链条搭建平台的战略路径非常清晰。

这次合作的成功签约,不是终点,反倒像打开了更大的棋盘。

刘强东最近太顺了,拿下比亚迪大单-有驾

别忘了京东近期的动作可不少,比如那个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Joyrobotaxi”的商标申请,还有京东物流发布自研的无人轻卡,这些都隐隐约约透露出京东在汽车智能化、出行服务领域更大的企图心。

刘强东的“顺”,源于他早早看到了零售与汽车生活服务的深度融合趋势,并精准而持续地投入和布局。

当比亚迪这样的大玩家选择京东作为关键伙伴,说明这种深耕模式的正确性和价值正被行业龙头高度认可。

京东这盘围绕消费者“车生活”构建的生态大棋,有了比亚迪这一重量级伙伴的加盟,无疑棋路更宽,根基更稳。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