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圈魔幻一幕!小米造词全网跟风,丰田bZ5减配卖不动急眼了!

8月11日,一汽丰田企划部部长赵东在社交媒体上点名小米创始人雷军,公开质疑小米YU7的“轮轴比”宣传。 赵东称,小米宣称的“3倍轮轴比”实际应为4倍,并直言“像考试抄错答案”。

合资车圈魔幻一幕!小米造词全网跟风,丰田bZ5减配卖不动急眼了!-有驾

小米的“轮轴比”概念源于新车发布会

他还强调,汽车工程理论中从未有过“轮轴比”概念,这是小米的“发明创造”:“我这种科班出身的都没听过,算是小米对汽车理论的贡献。 ”

雷军展示小米YU7前后轮间距可容纳3个轮胎,以此证明车身比例媲美跑车。 赵东认为,工程标准应使用“轴距除以轮胎直径”计算,以小米YU7的3000mm轴距、750mm轮胎直径为例,比例实为4倍。

汽车工程师曾先生解释,争议本质是术语定义分歧:若按“车轮直径与前后轮间距比值”计算,小米的数据成立;若按“轴距与轮胎直径比值”,则一汽丰田说法正确。

赵东在批评小米时,竟多次将自家新车bZ5误写成“bZ3”,bZ3正是被网友吐槽“网约车专属”的老款车型。 网友翻出一汽丰田官方海报,发现bZ5被错误标注为“bZ3”多达三次。

合资车圈魔幻一幕!小米造词全网跟风,丰田bZ5减配卖不动急眼了!-有驾

一汽丰田此次“碰瓷”小米,被业内视为 desperation 的流量自救

2025年6月上市的纯电SUV bZ5,首月销量仅1409辆,不足竞品日产N7(6189辆)和广汽丰田铂智3X(6030辆)的四分之一。

即便在一汽丰田内部,bZ5虽以千辆成绩成为bZ系列销冠,但对比bZ3的975辆和bZ4X的2辆,这一“胜利”显得苍白。

销量惨淡的根源在于产品力硬伤

bZ5入门版(12.98万元)砍掉了360度全景影像和前排座椅加热,副驾座椅仍为手动调节;高配版(15.98万元)标榜搭载激光雷达和Momenta 5.0智驾系统,续航仅550公里。

同价位竞品零跑C10续航达650公里,且激光雷达版本售价仅14.28万元。 车主论坛直言:“低配像毛坯房,高配像智商税。 ”

合资车圈魔幻一幕!小米造词全网跟风,丰田bZ5减配卖不动急眼了!-有驾

尴尬的是技术话语权缺失

bZ5采用比亚迪刀片电池和弗迪电芯,却被用户反问:“既然用比亚迪技术,为什么不直接买便宜的比亚迪? ”丰田与比亚迪联合研发的bZ3,早已因简陋配置和网约车定位被市场边缘化。

就在一汽丰田“教育”小米时,兄弟企业广汽丰田正与华为、小米深度捆绑。 6月12日,广汽丰田宣布铂智7车型首发搭载华为DriveONE电机和鸿蒙座舱。

同时接入小米“人车家”生态,支持车载小米Pad、智能对讲机等设备。 其铂智3X车型上市3个月订单破3万辆,登顶合资纯电SUV销量榜首。

广汽丰田的突围得益于本土化放权

其RCE(中国首席工程师)体制让中国团队主导研发,供应链大量启用本土供应商。 例如铂智3X针对中国路况优化底盘调校,解决减速带颠簸痛点;铂智7则新增车内儿童遗留监测系统,5分钟自动开启空调通风,这些细节直击中国家庭需求。

合资车圈魔幻一幕!小米造词全网跟风,丰田bZ5减配卖不动急眼了!-有驾

一汽丰田的“术语打假”,意外引发行业荒诞跟风潮

东风日产N7、智己L6等车企火速将“3倍轮轴比”写入宣传页,某新势力品牌未实测便直接套用术语。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广告中“伪创新词汇”使用率激增30%,工程师被迫为市场部修改参数定义。

小米副总裁李肖爽以“术业有专攻”回应争议,默认术语差异

汽车博主陈哲然则指出,“轮轴比”实为设计领域的“轮距比例系数”,早见于20年前行业文献,主要用于描述车身视觉比例,包装成技术参数实为“对消费者的认知降维”。

这场闹剧折射出合资车企转型的撕裂姿态

大众汽车选择与小鹏合作开发新平台,奥迪引入华为燃油车智驾方案;东风日产联合Momenta落地端到端智驾系统。 一汽丰田在bZ5营销中,仍强调“颠覆合资定价”(12.98万元起),却因配置缩水被质疑“假颠覆真减配”。

合资车圈魔幻一幕!小米造词全网跟风,丰田bZ5减配卖不动急眼了!-有驾

用户用订单投票给出答案

2025年4月,小米SU7单月交付量达2.8万辆,累计突破25.8万辆;一汽丰田bZ5上市首月1409辆的销量,甚至不及小米单日订单峰值。 某二线品牌总监坦言:“明知轮轴比概念存疑,不得不追流量,毕竟没人讨论比差评可怕。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