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吉利汽车制造基地的生产线上,机械臂灵活挥舞,一台台崭新的银河E5纯电SUV有序下线。自去年8月上市以来,这款“贵州造”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已累计突破14万辆。
银河E5是吉利首款基于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打造的量产车,整车组装和电池包组装均在贵阳完成,这也是贵阳吉利汽车制造基地投产的首款纯电车型。
贵阳吉利汽车制造基地
“我们以销定产,每小时能下线45台车,双班日产能达到800台以上。”贵阳吉利汽车制造基地总经理刘铁江坦言,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激烈的竞争态势,吉利正加速技术升级,产品竞争力持续攀升。
作为贵州本土生产的首款纯电SUV,银河E5不仅跑出了“产销加速度”,更带动了一条新能源产业链的崛起。目前,贵阳基地已吸引了43家上游企业落户,涵盖电池、座椅、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
作为吉利配套企业的贵阳地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厂房选址距离吉利整车工厂直线距离仅1公里左右,主要专注车身金属结构件、车身框架结构件、底盘构件的设计研发和制造。目前生产承接吉利冲压、焊接产品。随着吉利银河E5的销量上涨,贵阳地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承接的订单也越来越多。
贵阳吉利汽车制造基地
“去年周边零部件产值超30亿元,今年1到4月份达11亿元,同比增长641%。”刘铁江告诉记者,眼下基地正与重庆等地相关企业联动,计划年内再引入9家新供应商,进一步强化本地化供应体系。
“电动化”的东风,正为吉利注入新动能。从建厂初期甲醇汽车、嘉际、豪越等燃油车型,到如今全力转型新能源赛道,贵阳基地的转型紧贴“电动贵州”政策脉搏。
“贵州提出全产业链发展目标,我们得当好排头兵。”刘铁江透露,下一步基地仍将继续推出新的新能源产品,并与本地高校合作培养技术人才,同时探索“换电模式”和智能网联技术应用,推动新能源车在市场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你看这些零部件货车,每天进出几十趟,每一辆车背后,可是整个贵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接力跑’。”刘铁江指着忙碌的物流区说道,随着新一轮升级计划的启动,企业的发展也期待着新的突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编辑 陈露
二审 李姗
三审 岳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