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二季度狂增,产品阵容拉满,技术研发持续加码

2025年,这一年到底有何来头,能不能成为车企你追我赶的“生死线”?谁能给个准话?咱也不是猫腻全知,但看新势力造车的雷声大雨点小,已经有同行悄悄打包离场,不免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再看理想汽车二季度,把卷王姿态展现得明晃晃,交付增势、营收利润、技术创新,一把梭的“纯电+增程”豪华组合正热着,这气场不冲是不行的吧。

理想汽车二季度狂增,产品阵容拉满,技术研发持续加码-有驾

你要问,理想汽车这成绩到底几斤几两?有据可查!今年第二季度,交付量定格在111,074辆,不仅把20万以上国产新能源头把交椅留在自己怀里,还收入302亿元,比上一季度多了16.7%。可这还不是最唬人的地方,利润方面才是硬通货: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69.6%,经营利润8.27亿元,比上一季度直接翻两倍,这种增速不光数据好看,更像是“业绩高地”的强心针,车市卷疯了,理想依旧不慌,这底气你说是不是有点东西?

其实,大多数人只看交付量就嗨了,可老车迷都知道,净利润才是车企能不能长命百岁的底子货。理想汽车这回不止是季度爆发,而是连续11个季度稳稳盈利,说白了,这就不是“偶尔地好运”,而是把稳定和扩张写进公司基因。业内那几位瞧了理想这份成绩单,都差点怀疑人生——人家不是赶巧撞大运,人家都把盈利变成了习惯。

理想汽车二季度狂增,产品阵容拉满,技术研发持续加码-有驾

当然,说理想能混到这一步,靠的野路子?没那回事。还是自己练出来的,揣着细腻的市场观察力,产品年年换代,销服组织一路升级,经营能力满格,理想L系列和MEGA自带“销量催化剂”,市场份额占到了20万+级新能源车的13.6%。翻翻今年1-7月的成绩单,L系列直接干翻BBA等老牌豪车,MEGA打出了双销量榜冠军,六座纯电SUV i8上市没两月,9月底就冲到8000辆的交付量,新成员i6也马上要加入阵容。这产品库一个比一个能打,哪有不给力的道理?

理想汽车二季度狂增,产品阵容拉满,技术研发持续加码-有驾

再盘一下理想汽车“王炸产品矩阵”:4款增程SUV+1款旗舰MPV+2款高压纯电SUV,布阵扎实,兵种齐全,再碰上市场需求的火苗,照理说这盘棋估计要越来越大。

有一说一,理想MEGA这车真的有点神奇,配置空间做到了行业头排,发布会一套空间展示就搞得人心头痒痒,好车不怕没人要,这波创新真的让理想在MPV和纯电赛道稳占一席。业内老炮看了都笃定,这种产品力加持,是理想跻身纯电一线的铁定门票。

但说到底,营收再多也得有好渠道,销售服务这块不能掉链子。理想汽车硬核布局,截止7月底,全国153城535家零售中心,222城527家售后维修中心,售后钣喷也安排得明明白白。一看就是动真格。理想还给门店销售升级赋能,玩起了总部直管区域新模式,销服和市场双轮驱动,现在门店选址、培训、交付统统强化,就怕你说不细致。内部逻辑就一句话,直营化直通消费者,销售要强,还得让一线员工赚得更轻松、成长更快,还要效率更高,马东辉电话会说得明明白白,“变革不是被动将就,而是主动贴近需求。”这种“以人为本”的升级,不少业内都开始跟风学习了。

理想汽车二季度狂增,产品阵容拉满,技术研发持续加码-有驾
理想汽车二季度狂增,产品阵容拉满,技术研发持续加码-有驾

聊到这里,难免让人想,理想再接再厉,把现在的优势变成更大的壁垒,再甩开新势力五条街也不是没可能。数据上摆:二季度末公司储备千亿,这钱不是只是存银行吃利息,而是割出来专攻创新和智能研发。百亿级别的研发投入,说“烧钱”烧得潇洒点吧,但“烧”出了不少硬菜,给长远布局稳了底色。

二季度研发28亿元,算下来几乎每3天砸一个亿到技术口袋。理想自家透露,今年全年研发会到120亿元,AI领域更是舍得下本钱,60亿用来砸人工智能。有人觉得铺张,但细想,这才是科技企业的赌法,你要是不敢砸钱研发,市场很快让你吃灰。理想这波自研芯片M100年初已经开始上车跑测试,不久之后就会用在旗舰车型,官方口气不小:“算力能比现在市场主流强两倍,视觉模型跑得比别家快三倍。”技术流的朋友表示,这芯片未来大概率能让理想在智能驾驶赛道拔山盖世。

理想汽车二季度狂增,产品阵容拉满,技术研发持续加码-有驾

说起智能驾驶,理想又要端一盘大菜。自研VLA司机大模型,行业首个交付,直接上Thor-U芯片,这是全球首例——智能驾驶玩大模型你是不是第一次听说理想名字?8月,理想i8交付VLA模型和理想同学智能体同步上线,架构直接从“模仿”升级到“强化学习”,不仅能用自然语言交流,连消费者偏好都能记得,车机能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什么地库行驶、平稳驾驶、三点掉头样样能hold,总之一句话,体验感直接拉满。

以前辅助驾驶还停留在“感知+模仿”,现在理想要搞“深度思考+智能交互”,你说市场还不得眼热一把?反正“端到端+VLM”这事人家已经开始试水,有点像理想在新一波销量爆点之前提前布好局,这波操作现实又有点未来意味。

理想同学这玩意也让圈内刮目相看,OTA 8.0一升级成“智能体”,不光会用工具,还能连记忆,能完成复杂任务,体验不光智能更像“懂你”,而且不局限于“预设”那点抢答套路。

芯片领域也是杀疯了,自研碳化硅功率芯片,自制碳化硅功率模块,新一代电驱总成,三板斧全搞出来。有数据撑腰:自研的SiC芯片,同样面积相比行业大佬能多推6%以上电流,不仅主驱系统电耗低,动力还能猛男风格,驾控体验自然“有电有力”。未来苏州和常州两个生产基地就准备量产,这些新技术接下来都会陆续用在理想纯电SUV上。行业人士都看出了门道:光凭这些核心技术砸进去,理想的长期技术壁垒已经绕不开,市场份额只会越抠越深。

理想汽车二季度狂增,产品阵容拉满,技术研发持续加码-有驾

话说回来,理想这一路不是一帆风顺,也没啥“开挂”好运。要说外部车市卷得飞起,造车新势力们高喊“技术为王”,但真能把技术、市场、盈利模式三件事同时做到,实在屈指可数。理想二季度不只是交付和销售狂奔,背后还有研发和渠道的双转轮发力,尤其是在持续盈利的同时,敢把钱再投入到研发里,这循环才是真正的正反馈。

你回头看理想的扩张逻辑,也许有点像玩游戏的“刷本”策略,前面装备攒够了,后面更难的关卡才敢冲。产品阵容越来越厚,全矩阵的创新不光满足当下市场,还为将来的战略突破铺好了路。而自家的直销团队,也成了一线消费者的“好基友”,真正把体验和服务做到实处。这就像做饭,优质原材料+娴熟厨艺+贴心上桌服务,怎么会没人买账?

当然,现在的成绩并不是终点。在同行纷纷“明哲保身”的今天,理想汽车的打法似乎激进也自信。一面是疯狂扩圈,另一面是强化技术,谁也说不准十年以后格局会不会大洗牌,但眼下这波表现不去点赞一把,实在对不起数据。

不过大家关心还是:“理想能不能成为下一波纯电王者?”说实话,现在已有条件,未来关键就在持续创新和敏锐抓住新赛道。车圈向来不是讲道理的地儿,只有撸起袖子干技术和服务,靠实力赢用户,才能在白热化里稳稳站住脚跟。

所以问题又回来了:你怎么评价理想这波操作?是昙花一现还是基业长青?是不是高投入就代表能走更远?在你看来,用户到底最吃哪一套?欢迎留言怼一怼,毕竟,车市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呢…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