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这次把价格刀磨得挺快,砍得又狠,搞得不少人都在想,便宜归便宜,你会为了少花这一万刀忍受点儿“缩水”吗?可别觉得特斯拉是卖情怀的,现在连情怀都做了一番精简。
其实你说美国人够会过日子吧,Model 3标准版一出,直接把门槛给拉低到36,990美元,合算下来,三十万不到就能买辆特斯拉回家。消息一出来,有人估摸着在纽约这种地方再加点儿补贴,这车的落地价能砍到34,990美元,比以前省了不少。而不远的Model Y标准版也跟着降了,起价39,990美元。不得不说,这种“砍价刺客”,跑在电动车行业里确实挺猛的。
当然,降价是降价,配置也不是原先那无微不至的豪华。Model Y这次能省则省,续航缩水了10%,天窗改成普通车顶,座椅通风加热没影儿,方向盘、后排屏幕悠悠然也都变成“能用就行”。扬声器不会再让你每个角落都听得清清楚楚,连那点儿自动调节都得自己动手。不过安全那块儿到还好,基础自动驾驶还在,开着不是问题,省下来的钱够你好好改善生活。有没有点儿像小区里新卖的“刚需房”,住是没啥毛病,但家里啥都得自己添置。
不过你问特斯拉能不能用这招搅得市场水更浑,得看看大家怎么看了。降价刚宣布,特斯拉股价立马往下掉了4.45%,这可真是又快又准。但消费者那边却热火朝天——有人在论坛里留言:“买车不买高级座椅,反正屁股又不挑剔。”还有人笑着感慨:这不就是“厂商帮我省钱”嘛?想来嘛,之前高配那点儿东西其实用得上的没几个。
可能有朋友要问,这波降价能不能完全补齐联邦补贴消失那点儿亏空?分析师们也抠着后脑门在算,觉得这降了5000美元,看上去够大方,但谁知道真正的销售账上能不能补足?毕竟竞品福特Mustang Mach-E、雪佛兰Equinox EQ这些也不好惹,一边改款一边给活动,价格战越打越热闹。
其实大家心里明镜儿似的,特斯拉买方这点“亏”,老马其实没咋着急。你细算算,现在特斯拉的硬件卖便宜,是想给后面的软件赚个大票。自动驾驶功能升级到v14.1,想用那套真正智能的,得多花1.2万美元。这才是特斯拉的底牌,先把你拉进来,再让高级玩家用“服务费”把钱掏出来。就像你进饭馆点了碗面,调料配料才是真正的利润。
再说说中国这边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中国电动车市场一向杀得凶,Model 3如果真以精简配置打进来,结合本土供应链优势,价格还能再干下来,估计20万出头。可别以为车便宜了就能高枕无忧,零跑C10、比亚迪、小鹏G6这些国产品牌,一个个都在摩拳擦掌。谁家都不是吃素的,配置和性价比握在手心里,特斯拉也不是在外面随便喊两嗓子就能把局面拿下。
所以说,这场电动车的较量,已经不是谁家牌子大就能吃得开了。消费者越来越理智,品牌溢价的算盘早被大家看穿,现在是拼硬件、比软件、造供应链。你要真想让消费者买单,那就得拿出点真东西。
到这里,问题又绕回来:你会为了省下1万美元而买一辆配置逊色一截的特斯拉吗?有人说,“我就想体会特斯拉那口劲儿,能开能用就够了”。也有人坚持,“低配,没座椅通风不行啊,夏天那滋味你体会过吗?”更有一拨人调侃,“买车只是开始,买完还得加钱开高级,特斯拉这是变着花样收你钱。”
其实这就是个买卖逻辑,省钱的背后,你到底看重啥?是外表、品牌,还是实打实的功能和体会?特斯拉瘦身之后,还能不能撑起你心中的“智能豪车”梦想?这就像买手机一样,旗舰和标准版总得掂量一番,到底是一分钱一分货,还是“我的钱包最大”。
如果你真琢磨升级功能,也许就像买房加装中央空调,先花个首付后期慢慢添置,到最后算起来也不是便宜多少。但如果你就是想体验个特斯拉的电动性能,基础款足够了,毕竟不是谁都在意信息娱乐系统有多少频道。
而且,不同地区还有补贴和政策,买车这事不能只看标价。纽约有补贴,落地价能再省2000刀,整体算下来,比换手机都划算。大家真在意那点儿配置吗?更在意每个月花多少钱,钱包到底能不能承受。
特斯拉这次动静到底是带货还是带风,得看之后美国本土销量是不是像火箭一样蹿。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市场是不是也能跟着Copy一波,到时候是不是配置少点儿大家也愿意买单?这届车主到底是什么心态?外表能撑起半边天,内里才是硬道理。就像现在电动车这行当,谁都不傻,谁家出新款,大家都问一句,便宜点你敢买吗?
说到底,这一波特斯拉的“砍配打折”,是挑战大家的心理底线。有人喜欢花小钱体验高新技术,也有人咬牙坚持“有钱就买高配”,这行当的门槛又拉低了一节。但下一步会不会继续瘦下来,消费者的钱包到底有多大空间,品牌能不能牢牢圈住客户,那就要时间慢慢验证。你怎么看?留言聊聊,看看你是站队便宜点,还是站队配置多点。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