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顶盖外板天窗回弹问题研究

1 研究目标

现以某车型顶盖外板天窗为例进行效果验证,剖析天窗口回弹原因,制定整改方案,验证其可行性,解决顶盖外板天窗口回弹问题,同时考虑风险规避,兼顾整车光影效果。

图1所示为某顶盖外板天窗,顶盖角部检测高出1.4mm,中部塌陷0.5mm,平行差为1.9mm。装车后天窗与天窗口平行差为2mm,影响整车密封性能,需对顶盖外板天窗进行修正。

长城汽车:顶盖外板天窗回弹问题研究-有驾

2 问题分析

图2所示为顶盖外板多版本模具工序排布及制件成形工艺差异,顶盖多版本模具在成形过程中,OP10、OP40工序相同,OP20、OP30工序存在差异,补偿难点在于顶盖外板窗口回弹问题牵连天窗与非天窗2个版本,且全工序模具共用,回弹状态不一样,要求在模具补偿量相同的条件下,使2个版本的制件均合格。

长城汽车:顶盖外板天窗回弹问题研究-有驾

3 方案制定及验证

3.1 回弹补偿验证

方案一:OP10拉深回弹补偿。对OP10模具进行拉深补偿,如图3所示,天窗版本顶盖精度改善,但非天窗版本顶盖补偿衔接处产生光影变形,对OP10增加补偿对控制回弹有效,但无法兼顾天窗及非天窗2个版本,方案不可行。

长城汽车:顶盖外板天窗回弹问题研究-有驾

方案二:OP30翻边回弹补偿方案。如图4所示,OP30工序压料芯对材料内部产生的应力小于板料屈服极限,不会产生塑性变形,OP30翻边成形的法兰增加了造型强度,更好地固化A面(外观面)形状。OP30回弹补偿效果如图5所示,通过对OP30进行回弹补偿,非天窗版制件在OP20凸模和压料芯的作用下,发生少量变形(经过分析未发生塑性变形),所以不会出现补偿过量。天窗版制件则在变形的情况下进行窗口翻边,制件形状得到较好地固化,方案初步分析可行,需进一步验证方案及风险识别。

长城汽车:顶盖外板天窗回弹问题研究-有驾
长城汽车:顶盖外板天窗回弹问题研究-有驾

3.2 方案风险识别

对OP30进行回弹补偿分析,虽没有对非天窗版制件精度造成影响,但通过环境映射指令进行光影确认,天窗拐角在未达到理想效果的补偿量时,光影出现扭曲,如图6所示,此位置为封闭式回弹补偿,不能单独对拐角位置进行回弹补偿,故方案二需进行优化,重构A面。

长城汽车:顶盖外板天窗回弹问题研究-有驾

3.3 风险问题解决

考虑整车搭接效果,表面质量关键指标为平行差,在整车实际装配中,天窗中部玻璃低于制件A面,所以对顶盖中部进行反向补偿,补偿方案如图7所示,精度及光影确认方案可行,下一步进行实物验证。

长城汽车:顶盖外板天窗回弹问题研究-有驾

3.4 实物效果验证

3.4.1效果

通过减小OP30翻边间隙挤压法兰,使板料法向压应力增加,减小径向应力释放导致的回弹,平行差精度控制在0.5mm以内,如图8所示,同时补偿区域光影状态无异常,如图9所示。

长城汽车:顶盖外板天窗回弹问题研究-有驾

3.4.2总结

设置回弹补偿时,最低要求为光影平顺,且平行差合格。拉高本已合格的中部平行差,可以有效缓解数模局部突变,且精度数据合格,满足天窗装配需求。

4 方案总结

4.1 工艺设计阶段

对OP30工序进行回弹补偿后,确认压料时板料成形应力是否超过板料屈服极限,超过则会导致非天窗版塑性变形,板料成形应力如图10所示,A面成形力小于板料屈服极限。

长城汽车:顶盖外板天窗回弹问题研究-有驾

4.2 工艺细化阶段

设计阶段:拉深回弹补偿以非天窗版数据为主,天窗版回弹采用翻边回弹补偿方案,最低要求为光影平顺且平行差合格,如图11所示。

长城汽车:顶盖外板天窗回弹问题研究-有驾

整改阶段:回弹补偿要结合单件平行差及总装玻璃平行差进行补偿,小于0.5mm的回弹可以采用强压或挤压间隙来实现,大于0.5mm的回弹则必须通过回弹补偿。

原文作者:杨丁丁,李可欣,董 佳

作者单位: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0

全部评论 (1)

中武琦O
技术团队真细致,一步步优化工序,既解决问题又保证美观,点赞!
3月前
0
有驾APP下载-有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