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召回SU7,辅助驾驶暴露短板,行业极端场景安全再警示

什么是自动驾驶的边界?什么是真正的“拎得清”?最近小米大规模召回SU7标准版电动汽车,这事儿在行业内外炸了锅。大家都说是技术bug,也有人拿安全说事儿。但这事到底是小米技术不行,还是智能驾驶行业本身就有先天缺陷?我们不妨冷静琢磨一下。

先看官方说法,小米这回召回,原因是L2级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碰到一些“极端特殊场景”,识别、预警、处理不够灵光。啥叫极端?高速公路上、暴雨里、突发状况——你平时不太遇到,但遇上了,小米的智能驾驶就容易掉链子。车主如果不及时介入,车一懵圈,那风险直线拉满。这次召回涉及近12万辆,小米的勇气值得点赞,但问题也足够让大家警醒。

先问一个简单粗暴的问题:L2辅助驾驶到底好用吗?是不是人们都已经习惯了把自己交给它?其实大多数人连L2跟L3的区别都没搞明白。你以为L2就是自动驾驶?错了,L2顶多帮你省点心,关键时候你还是得自己上手。而且你真信它,等碰上“极端特殊场景”,比如前方突然有人拎着包横穿高速、隔壁的车吃错药强行并线,系统就有可能懵圈。再比如高速上施工路标乱摆一通,雷达、摄像头一蒙,来不及反应,糟了。

极端天气更是大杀器。很多人以为车上的传感器,激光雷达、摄像头都很厉害,其实风雨、雾霾、沙尘暴一来,这些设备跟瞎了一样。所谓的感知能力和智能决策,在暴雨里根本不灵,前面突然冒出来啥东西,系统没看见,你还指望它帮你保命不成?所以这回确实暴露出来,大家之前过于乐观了。

问题是不是只有小米才有?不是。整个行业都在为这事头疼。去年光是因L2辅助驾驶的事故、纠纷就飙到两百多起,今年又暴增。大家还记得前几年特斯拉也因自动驾驶出过事故吧?这些并不是小米一家翻车,而是全体成员都踩坑。你车企技术再牛逼,所谓的L2智能辅助,也就那回事。为什么?算法的自信心其实很脆弱。正常场景能跑得溜,但训练数据要是没覆盖到的极端情况,全都靠驾驶员兜底,这到底叫“智能”还是“辅佐”?

你说传感器能救场?其实技术上也是不少短板。碰到极端环境,一个设备出问题,别的能不能顶上?传感器融合说起来厉害,但在实际用车里经常掉链子。算法也不是万能,遇上“边缘场景”,数据没覆盖,逻辑不够严密,判定失误分分钟出事。

小米召回SU7,辅助驾驶暴露短板,行业极端场景安全再警示-有驾

更根本的问题,是产品定位的尴尬。“辅助”两字怎么理解?很多车主就觉得自己买了自动驾驶车,开得比宝马、奥迪还牛。不过L2压根就是让你偶尔轻松一下,不能让你彻底甩手。可是现实中大家要么太依赖,要么压根就不在意,等出现极端场景,一来一去,危险被无限放大。

有人问,监管是不是也没跟上?的确如此。各国现在都在补课,美国要求报告L2辅助驾驶事故,欧盟律法也在跟进,中国的新国标把L2和L3给分开了,但实际落地到安全测试、认证,还差一大截。车企做测试,往往是标准场景,遇上极端情况怎么测?谁来定标准?谁来负责监管教育?这些都是欠账。

再说说小米这次OTA远程召回。很多人惊呼“以后车召回不再是大事”,短信一发、APP提醒,家里点点升级就行。软件定义汽车,听起来特别酷。但问题也不容小觑——这种修补模式,会不会让车企上市前测试变得松懈?反正以后再升级呗,先把车卖出去再说。这样的心态,如果行业普遍增长,很难保证技术创新和安全稳健同时兼得。

用户端来说,OTA频繁搞升级,有时候网络差、系统更新不及时,实际效果也堪忧。更不用说,有些车主根本没把这些安全升级当回事,系统提醒就只是个弹窗,直接点掉就像平时刷短视频一样随手。

小米召回SU7,辅助驾驶暴露短板,行业极端场景安全再警示-有驾

其实这事儿说到根上,就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技术和安全的平衡点很难找。车企追着上市、抢市场份额,自动驾驶功能搞得越来越多,把智能辅助当卖点,但实际验证、极端场景测试却远远滞后。消费者对新功能要求高,对安全问题却心存侥幸,真撞上了再追究也晚了。

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行业真的需要改变玩法了。如果还按照出厂各功能能跑,极端情况勉强应付的思路,迟早要吃大亏。车企得在测试体系上多下血本,极端场景做足了模拟和实地测试。而且很多车的“人机交互”真得改,不该让驾驶员有机会误会智能驾驶就是自动驾驶,安全边界跟实际能力一清二楚说清楚,千万不能搞糊弄式营销。

技术发展有它的阶段,自动驾驶早晚会普及,但你不把安全摆在第一位,结果只会满地鸡毛。这次小米这么大规模召回,不是个丢人的事,相反是行业的一次正向自省。刚开始大家理想很丰满,以为AI能覆盖所有场景,结果一遇到极端情况,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只是给AI当陪跑员。

别忘了,自动驾驶不是终点,更多时候是“辅助”,是你的一只手,而不是你的大脑。未来技术进步还会不断推新,但希望所有车企和技术官,别躲在OTA的便利后面偷懒,要用“极端场景+安全第一”做发力点。测试流程、监管标准、实际教育三管齐下,行业才能迈过坎,消费者才能真安心开车。

小米召回SU7,辅助驾驶暴露短板,行业极端场景安全再警示-有驾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相信智能驾驶能够百分百托底自己的安全吗?你真的了解它的边界吗?技术革新永远在路上,但安全不能拿来赌。小米这次主动召回,其实是给整个行业一次提醒——别把责任都推给“技术革新”,别把希望都寄托在AI自我成长上。对于极端场景的应对、驾驶者的警觉、监管的落实,只有三方一起较真,自动驾驶才不会只是未来的一个噱头。

小米召回SU7,辅助驾驶暴露短板,行业极端场景安全再警示-有驾

这事儿,值得行业、消费者、监管三方反复琢磨,别等撞墙才明白,什么才是“实用”,什么又是“忽悠”,什么是辅助,什么才是真正的安全保障。技术的未来很美好,安全的底线一定要守住。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