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刚刚公布的10月交付数据刷屏了——40,397辆,同比增长92.6%,这是蔚来成立以来首次突破四万大关。
蔚来创始人李斌终于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了。就在不久前,他还公开表示“老被人问候蔚来什么时候倒闭也挺烦的”。这位坚韧的CEO过去几个月里不断强调着同一个目标:四季度实现盈利。如今,随着10月交付量突破4万,12月产能计划提升至1.5万台,李斌设定的“四季度月交付5万”的目标似乎触手可及。但问题是,销量增长就一定能带来盈利吗?
01 破纪录成常态
十月无疑是蔚来的里程碑月。40,397辆的交付量不仅创造了蔚来单月交付新纪录,更令人惊喜的是92.6%的同比增长率。这一数字让蔚来站上了新的台阶:年初至今总交付量已达241,618辆,同比增长41.9%。全新ES8成为这一波增长的主力军。官方数据显示,这款定价40万元以上的高端纯电SUV,在上市仅41天内就交付突破1万辆,创下了该价格区间纯电车型交付破万的最快纪录。蔚来高管马麟表示,11月全新ES8的产能将比10月提升约70%,12月单月产能预计达到1.5万台。
02 李斌的盈利账本
李斌为四季度盈利描绘了清晰的路径。在9月的财报电话会上,他明确提出:“今年四季度能做到5万台月交付量”。这一目标的底气来自新产品的集中放量。李斌透露,乐道L90会在10月实现1.5万台产能,全新ES8则在10月达到1万台产能,12月进一步提升至1.5万台。盈利不仅仅取决于销量。李斌在内部会议上提出了盈利“三部曲”:保交付、抓供应链、提高软件体验。“多交付一台,今年盈利的概率都会增加一点,”李斌在内部会议上如此强调。
03 财务黑洞下的艰难转身
蔚来的亏损问题确实触目惊心。2025年第一、二季度累计亏损达104.05亿元,自公司成立以来,累计亏损已超1200亿元。换电业务更是财务黑洞。2025年第一季度,蔚来换电业务单季亏损高达12亿元,同比扩大80%。截至2025年10月,蔚来在全国布局了3539座换电站,累计投入超过180亿元。
04 合肥国资的坚定背书
在蔚来最困难的时刻,合肥国资选择了继续加注。2025年3月,蔚来控股有限公司新增两名具有国企背景的股东,注册资本增至82.57亿元。这已是合肥国资继2020年注资70亿元、2024年增资33亿元后,第三次对蔚来进行大规模投资。合肥市政府不仅自己投入,还积极为蔚来拉销量。2025年3月,合肥经开区推出换电车型专项补贴,覆盖蔚来全系及乐道品牌换电车型。国资的坚定背书,为蔚来提供了喘息空间。
05 盈利之路的挑战与机遇
李斌为四季度盈利设定了具体数字:毛利率恢复到16-17%。这一目标并非空谈。随着全新ES8和乐道L90的上市,蔚来的产品结构正朝着更高毛利的方向优化。与此同时,蔚来的费率在不断降低。2025年一季度调整后经营亏损为59.47亿元,二季度为40.4亿元,同比收窄14%,环比收窄32.1%。李斌还将四季度盈利列为VAU(蔚来内部考核指标)的第一条,并强调“四季度盈利并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整个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蔚来汽车距离李斌设定的四季度盈利目标只差临门一脚。10月的交付数据表明,市场对新产品的反馈是积极的,产能爬坡也在按计划进行。随着12月全新ES8产能将达到1.5万台,月交付5万辆的目标似乎触手可及。然而,销量的增长只是盈利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蔚来依然需要在换电模式的巨大成本与用户价值之间找到平衡,在保持高端品牌调性的同时扩大市场规模。李斌的赌局不仅关乎蔚来的生存,也将检验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蔚来盈利关键指标追踪表,把交付量、毛利率、亏损额等核心数据按季度汇总,直观呈现盈利进度?
如果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欢迎关注36策公众号。
 声明: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图片仅用于交流学习,版权出处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