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港股上市,融资计划明确,转型挑战不少

有谁能想到,曾经那个埋头造车、“技术宅”气质满满的奇瑞,会在金融大佬扎堆、港风扑面的香港交易所,敲响自己的上市钟声呢?

当然不是开玩笑——9月25日,奇瑞汽车那一声锣响,真的让不少圈内人心头一震,差点以为自己早上咖啡没喝醒。

91亿港元,约等于12亿美元,硬生生地成了今年港股最靓的车企IPO,怕不是给市场粉丝打了一针强心剂。

不过你说这事,真是风平浪静的盛世喜讯吗?

表面风光,背后水深。

说起来,这一轮奇瑞上市玩法,质感和套路都有点“欧皇”属性。

上市首日开盘价34.20港元,比IPO发行价还高了11%,搞得市值一下子冲到了250亿美元上下,资本市场那叫一个争相表白。

什么“高瓴”“景林”“国轩”,十三家基石投资者前呼后拥,敲锣的排面只差没比“春晚开场”更热闹。

就这么疯抢,港股部分配售直接被认购到308倍,看得旁边比亚迪、吉利、长城都忍不住偷偷翻了个小白眼。

奇瑞港股上市,融资计划明确,转型挑战不少-有驾

才刚上市,奇瑞已经成功和这三家国产自主老大哥组成了“港股四侠”。

不少汽车自媒体毒舌点评:“奇瑞终于圆梦资本游戏,下一个是谁?”但你以为,这场秀就这么简单?

往深了琢磨,奇瑞手里的剧本不只是融资那么鸡贼。

91亿港元怎么花,奇瑞心里门清。

据官方说法,产品线研发、智能化技术、国际化扩张、“芜湖大本营”升级,还有一般企业用度,这几个大类分得明明白白。

仔细一看,钱大多数(九成!)还都是往未来油电混打、智能驾驶、研发创新、出海拼市场这一溜砸去。

那些看风向的网友、汽车KOL心里乐了:玩转多元,奇瑞的底气还真不是虚的。

2022到2024这三年,他们家营收飙到2698亿,年复合增长70%不带喘气的,高速路直接当跑马场,利润都涨到143亿多。

今年头三个月净利润继续疯涨,快翻了个,全球市占率妥妥进入TOP20—就这增长势头,真有点不怕天花板的意思。

奇瑞港股上市,融资计划明确,转型挑战不少-有驾
奇瑞港股上市,融资计划明确,转型挑战不少-有驾
奇瑞港股上市,融资计划明确,转型挑战不少-有驾

当然话说回来,这故事要真有一味甜,泥塑娃娃都能当首富了。

奇瑞这场大秀,其实还藏着一堆悬念。

你有没有好奇过,为啥资本市场给奇瑞的估值,怎么就那么“亲民”?

按2024年净利润算,市盈率8.5—9.4倍,这咋看都比比亚迪的23倍、吉利的11倍更有性价比。

乍出场秒杀对手,听起来像“捡漏”。

但再一琢磨,这便宜背后,到底包没包坑?

懂投行和看财报的都明白,这叫“高风险折价”:毛利率偏低、负债不算少、国际大资本还摇摆中,看着钱景挺美,其实危机都写在了公司季度报表角角落落里。

说直了,奇瑞的护城河,既高调又脆弱,真有点像嘴上说着“我行我上”,结果脚下绳索还拉得直打晃。

话又说回产品,奇瑞可不是那种一把梭哈新能源,脑子里只装着纯电和混动的品牌。

燃油、混动、纯电,三驾马车齐用力,2024年燃油车占比依然七成,说它不传统,多少还有点违心。

这也让奇瑞在新能源转型的赛道,跑步动作还拖着点历史“包袱”。

而且,新能源这块,成色究竟如何?

2024年奇瑞造了58万辆新能源,比去年多了两倍还多,可同场加戏的比亚迪、上汽、吉利,每家的新能源销量都是它的2倍、3倍、6倍。

抢份额那场仗,奇瑞还真不敢说稳赢。

更要命的是品牌的“级别焦虑”——奇瑞自带草根滤镜,主打“性价比”、“工程师味浓”,在国内有地气,出海吃红利,但要打高端、争溢价,遇到对手如奔驰、特斯拉、BBA、理想小鹏那一挂,又难免水土不服。

星途、星纪元、智界,这几个高端子品牌登陆市场,销量表现坦白讲,只能说还没出圈,离爆款还有段长路。

高端化突围,短期内像是自个儿和影子较劲,“价格背刺”、标签突破两头难,真担得起高科技品牌的旗吗?

检视一下数字,星途8月卖了七千多台,同比竟还下滑了三分之一。

星纪元,这招牌车系,8月才卖出区区百来台。

和华为联合做的智界,销量更别提,比人家问界差好远。

再回头看奇瑞的老底——中国出口之王,这不过是个阶段荣誉。

奇瑞港股上市,融资计划明确,转型挑战不少-有驾

2024年出口114万台,占了全国车企海外出口的近20%,听上去是壮举,但支撑点靠“量”,想在“质”里做文章,压力真不小。

再说说毛利,不和比亚迪比、不和吉利、长城PK,自己也会生闷气。

2022到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是:13.8%、16%、13.5%、到了今年初又掉到12.4%。

隔壁几家基本都能爬上16%、17%、20%,奇瑞则像夏日冰淇淋,融得格外快。

有媒体调侃,奇瑞烧钱造梦,最后净剩下“扶墙进账”,用户没觉得贵,投资人倒是一点没便宜到。

不过话说回来,面子和里子,奇瑞如今还真都得要。

跑马圈地,铺产线、搞研发、布海外、新能源造车,前前后后都不是小数目。

这个阶段不融资,靠内部积累也真难顶得住。

港交所上市,就是要补血输血,争点时间、买点空间。

再说国家政策,这几年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可是打了鸡血一般,各种税收政策优惠、政策红利一拨又一拨。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榜首,出口增长也是世界纪录选手。

奇瑞港股上市,融资计划明确,转型挑战不少-有驾

哪家企业不想趁机博个未来?

但机遇和试炼,相互绑定。

奇瑞站到今天,意味着接下来的挑战卷着来。

新能源转型速度还不够快,高端标签打造还有点虚,利润率和品牌溢价迟迟没长起来,外加未来研发和国际化扩张的重任,说有多难就有多难。

如果说上市是“成年礼”——那踩线博弈的马拉松,刚刚才开始。

有网友戏说:“汽车圈的春天,真来了么?”

或者更直接点问一句:资本撑腰到底能让奇瑞飞多高?

是昙花一现,还是凤凰涅槃?

其实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自己说得明白:上市意味着新责任,是扬鞭催马,不是到站收工。

现在拼的,不止是产能和产品,还有技术、效率、全球认同度,乃至驾驶者日常生活的科技温度感。

一步慢,步步被超。

这就是风口浪尖上的造车行业。

当然了,每个造车新势力、每位“造梦者”,都想学特斯拉当未来的“智能出行教父”,可真到大浪淘沙、技术更替、规模为王的今天,有几家能实打实熬过周期?

奇瑞港股上市,融资计划明确,转型挑战不少-有驾

奇瑞有先发、有产业链基础、有国际化野心、也不是不贴近市场的“空脑自嗨”。

但“从资本赋能到生态定义”,这每一步可都经不起半点儿马虎。

再漂亮的数据,都得落在实际体验和用户满意度上。

反之,泡沫越吹越大,市场的火眼金睛可不会手下留情。

这场硬仗,比拼的是韧性和应变,而不是谁喊得更大声。

现在奇瑞有了更宽的赛道、更高的起点、更亮的舞台——未来能不能跳脱出价格战,真让“创新驱动、全球信赖”不只是嘴炮,还得看他们接下来怎么交卷。

写到这,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有点手痒?

说说吧,觉得奇瑞这波上市,是王者归来还只是新赛道裸泳?

底牌还够不够狠,能不能代表中国车企冲刺世界舞台,咱们评论区见分晓!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