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A4L月销量骤降至5948辆,售价优惠高达10万但依旧难挽颓势,面对新能源崛起是否还值得入手成为消费者热议话题

这个行情真挺刺激的,我一个朋友昨天还和我讨论,说奥迪A4L这个价格要是能落地不到20万,他算是买了的节奏。其实你说,奥迪这车,颜值还行,空间也不错,操控还算得心应手,但销量这么掉,难免让人有点疑问。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从去年到今年,奥迪A4L在某些地区终端价格,直逼18.98万-26.4万(这段数据估算/可能有点偏差),优惠力度基本都能达到10万左右。这是不是意味着,价格比起国产的新能源车,还是偏高?尤其是当隔壁GLC都能打对折,咱们国产品牌车型优惠幅度都跟了上来。

奥迪A4L月销量骤降至5948辆,售价优惠高达10万但依旧难挽颓势,面对新能源崛起是否还值得入手成为消费者热议话题-有驾

我有点在想:奥迪A4L为什么销量会这么差?我觉得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市场偏好转变得太快。新能源的崛起让很多年轻消费者心里都变了,他们更喜欢电动的科技感和未来感——甚至炫酷点的体验。你说,这辆奥迪燃油车在科技装备上真的算是跟得上潮流?我感觉设计上的创新还够用,但在智能化、屏幕尺寸、交互方式上,明显落后许多。

然而我得更正一下,讲到底,奥迪A4L这价格能下来20以内,确实吸引力大到爆炸。有人问我,考虑家庭用车,燃油车还值得买吗?我觉得短期还算可以,毕竟相较于国产新能源的优惠力度和走心配置,像奥迪那样的品牌,更多的还是情怀和驾驶乐趣。而且,按我的估算,这款车的百公里油耗,按常规7升左右走(这项数据是用我心算估算,样本少,别太当真),燃油成本其实不算高。

奥迪A4L月销量骤降至5948辆,售价优惠高达10万但依旧难挽颓势,面对新能源崛起是否还值得入手成为消费者热议话题-有驾

真正让我犹豫的,除了市场的感觉,还在于研发那点细节。你想啊,中控不够大,科技感不足,就像手机屏幕太小,玩个游戏都要卡壳一样。奥迪的用料和做工,是有保障的,但在智能化方面,明显没有国产品牌那么敢作敢为。你觉得,未来还会不会像这种传统品牌,能以燃油车打出新的差异化?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其实我没细想过,奥迪A4L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不是空间和操控?我有个猜测,也许是品牌信赖。毕竟,老一辈买奥迪,买的是品质和牌子,年轻人呢?他们更在意新的技术、新的交互体验。你要说,年轻一辈会不会自愿接受这种传统豪华感,还是会被纯电的吸引走?我就有点难定论。

你知道吗,前几天遇到个销售,他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其实更在意车的智能,而不是那一套燃油的驾控。我心想,这话到底有多大道理?是不是价格再优势,颜值再在线,也挡不住科技感的诱惑?这也是我在思考的点。

奥迪A4L月销量骤降至5948辆,售价优惠高达10万但依旧难挽颓势,面对新能源崛起是否还值得入手成为消费者热议话题-有驾

还有个细节—我刚翻开一个朋友的相册,看到他新车里那块中控屏,居然比我的手机还大。这是不是代表,用户对车的科技感需求终于变了?如果一台车,连个灵活的交互都做不到,怎么跟得上智能的潮流?再加上新能源车的快速普及,燃油车的坚持是不是也变得有点偏执了?

有个问题,我在想:市场还会给传统燃油豪华车留多大的空间?还是说,它们会逐渐被边缘化,直到最后一战都只是对品牌信仰的争夺?付款方式、用料品质当然是硬指标,但持续的技术革新……我不知道,或许我太偏激了。

奥迪A4L月销量骤降至5948辆,售价优惠高达10万但依旧难挽颓势,面对新能源崛起是否还值得入手成为消费者热议话题-有驾

关于那款奥迪A4L,虽然价格很诱人,但我也得平衡——如果考虑到未来长远使用,科技感和智能化不可或缺,国产新能源车这几年进步股乳,已经不再是轻松胜出的局面了。你会不会也觉得,最终的选择,还是要看那个细节——那个豪华的座椅是不是记得每次都按记忆设置?或者那个车载系统是不是能顺畅做到像想要的那样?

这点小细节,可能才是决定你是不是愿意坚持燃油的核心。

奥迪A4L月销量骤降至5948辆,售价优惠高达10万但依旧难挽颓势,面对新能源崛起是否还值得入手成为消费者热议话题-有驾

你说,未来的汽车,是不是真的会变成智能控场者而不只是行驶工具?我越想越乱,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执着了,或者,真的是市场说了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