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翼战略发布
你可能对“东风奕派科技”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它背后可是有着央企巨头——东风汽车的支持。这次,他们走了一条不一样的新能源路线。
8月1号,东风奕派科技正式发布了“未来之翼”战略,从技术、产品、品牌和海外四个方向入手,打造一套面向未来的新能源发展计划。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不只是说说而已。2026款eπ008已经正式上市,限时优惠价只要17.36万;另外一款风神L8也首次亮相,主打家庭用户的需求,强调舒适和智能化。这两款车型一出来,就直击了主流消费者的痛点。虽然节奏不算激进,但每一步都走得挺实在的。
新能源战略转型
这些动作放在一起,其实是在传递一个很明确的信号:这家央企,已经不满足于“跟在别人后面跑”,而是想在新能源时代重新给自己定个新位置。
现在新能源汽车圈,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人:一种是擅长制造话题、炒热度的,另一种是真正把产品做扎实的。
东风奕派科技显然不属于前者。这次发布会没有请明星站台,也没有什么车企高管大喊“颠覆”“革命”之类的口号,甚至连两款新车eπ008和风神L8的名字都挺低调,没啥噱头。但你看它背后的动作,就明显跟那些“造车网红”不一样了。
先说组织结构。
东风奕派科技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把东风旗下“风神”“奕派”“纳米”这三个品牌的资源重新整合了一下,成立了一个新的科技公司。这个新公司不是为了卖车而存在,而是要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为基础。
说白了,它有点像东风在新能源领域的“整合平台”,不只是卖车,还负责技术研发、用户运营、品牌升级、海外拓展这些更长远的事。
你可以觉得它操作起来有点复杂,但换个角度看,它其实更完整。
这背后反映的是东风对新能源战场的新理解:比拼的不是哪一款车火了一阵子,而是你有没有能力每年稳定推出两辆以上的好车,有没有实力在三年内打造出覆盖全价格段、全驱动方式、全使用场景的产品体系。
双品牌多品系战略
简单来说,东风奕派科技的总经理汪俊君在现场放话了:到2028年,他们要一口气推出20款新车,而且每款车每年都会升级,做到“常用常新”。这背后是他们“双品牌、多品系”的战略,目标是面向全球更多用户,打造一个科技感十足的品牌形象。
具体来看,东风奕派这个品牌会分成两个系列:一个是主打主流科技和智能的精品系列,主要吸引年轻用户,强调智能化和品质感;另一个是跟华为合作的智能精品系列,双方会在产品开发、营销甚至生态上深度合作。首款车型定位是高端智能全尺寸SUV,计划在2026年上市。
另一边,东风风神则专注于全球节能车市场,继续在燃油车和插电混动两条线上发力,瞄准的是家庭用户。到2028年,风神会有10款在售车型,每年至少推出两款全新或换代车型,持续提供舒适又可靠的出行方案。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策略不算特别新鲜,但在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下半场、比拼基本功的时候,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反而可能更靠谱。
毕竟,现在新能源车企都爱谈技术,但很多时候说得天花乱坠,实际效果不一定好。而东风奕派科技在技术方面的表态,有一个很值得肯定的地方:他们讲得清楚、说得详细,而且真正能落地执行。
固态电池与混动技术突破
首先说说电池。到了2026年,东风奕派科技就要正式量产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了,这在咱们中国车企里可是少有的已经完成“装车示范”的选手。这款电池的能量密度能达到350Wh/kg,就算是在极端天气下,续航保持率也能超过70%,而且还能通过170℃高温烘烤测试。
再来看看他们的马赫混动系统,这是东风花了很多年时间打磨出来的重要技术。比如风神L8这辆车,实测下来纯电续航能跑到248公里,综合续航更是高达2245公里,每公里油费才1毛7,真的很划算。
还有eπ008这款车,虽然名字听起来低调,但配置一点都不含糊。它支持超3C快充,后备箱空间是同级别里最大的,还有零重力按摩座椅、后排15.6英寸的娱乐屏、18个扬声器的WANOS座舱系统,甚至还能变成一个可变大床,实用性很强。
用户共创,听劝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东风是中国第一家能量产16000吨一体化压铸车身的车企。这种压铸车身的抗扭能力是传统车身的三倍,厉害吧?原本需要245个零部件组装的车身,现在直接做成一个整体,整车变得更轻了,强度也更高了,生产效率也提升了。
东风奕派科技还提出了一个叫“天元智驾”的发展路线图,从T100到T1000,分四个阶段来提升智能驾驶能力。现在已经有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记忆泊车这些实用功能可以用了,未来还会用上千TOPS级别的AI芯片,支持5G车路协同的高阶智能驾驶方案。
在和华为的合作上,东风奕派不是简单地买技术,而是深度合作,从产品开发、销售到生态建设,整个链条都打通了。新一代乾崑ADS 4和鸿蒙座舱5会逐步应用到他们的智能精品车型中,并且还能持续升级。
简单来说,东风奕派科技没有走那种“超级智能”的激进路线,而是结合东风本身的体系优势和华为的技术生态,把智能功能一步一步落地,先做通,再慢慢扩展。
如果说前面说的产品和技术是从车企的角度出发,那他们在用户服务上的做法就有点“真格儿”了。
你可能会觉得“用户共创”这个词已经被说得太多了,新势力品牌几乎都在喊。但东风奕派科技提了一个听起来很土、但特别实在的办法:**听劝**。
听劝驱动创新
咱们来聊聊这个“听劝”品牌,真的挺有意思的。人家不只是嘴上说说“听用户的话”,而是直接把“听劝”当成了产品迭代的核心逻辑来执行。用户一提问题,10分钟就回应,1小时出方案,1天内搞定闭环处理。要是产品出了bug,立马开个“听劝会议”,优先级甚至能超过原本的产品计划。这种“秒回+真干”的机制,让用户的反馈真正变成了品牌进步的动力。
比如他们家的eπ008,就是根据大量用户调研做了一系列改动,像“主副驾双人床”、“十点式按摩”、“中排过道宽度优化到180mm”这些,听起来不算特别惊艳,但每一样都精准地击中了家庭用户出行时的痛点。
还有那个“哨兵模式”,能监测车周围50到100厘米范围内的环境,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刻报警并拍照记录,全方位保护车子的安全。
在智能座舱方面,eπ008也是在不断加码。后排有2.5K的娱乐屏,双AI语音助手不仅能聊生活百科,还能支持车载版的咪咕快游、哔哩哔哩,甚至还能刷脸支付,挺方便的。
但最厉害的是,东风奕派科技明确承诺“常用常新”。每年每款车型都要有升级和进化。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背后其实对企业的组织能力和产品开发节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能快速决策、敏捷制造、快速交付,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在新能源这场持续加速的“长跑”里,最重要的,恰恰就是这种能力。
稳扎稳打,持续进化
面对各种技术竞赛,东风奕派科技选择的是“先干那些能落地的事情”;面对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它选择“稳扎稳打,把产品做好”;面对越来越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它选择“听进去、听完就改”。
这次东风奕派科技的战略发布,可能不会立刻带来爆红,但它展示了一种不同的可能性,也展现了一套成熟的体系——在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如何不断优化、持续进化。
也许我们该重新想想:新能源汽车,到底是在比谁配置更全、更新更快,还是应该回归到耐用、实用的本质?
东风奕派科技,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给出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