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真的有点癫,尤其是给奶爸们准备的六座大沙发市场,已经不是卷了,是直接发起了自杀式冲锋。广汽和吉利最近这俩新车,向往S9和银河M9,看着是在聊家庭,聊舒适,聊你家孩子坐后排晕不晕车。但你把营销话术那层皮扒了,里面写的全是六个字:我不过了,你也别活。
这俩车摆在一起,就是一场行为艺术,主题是“一个假装悟了,一个不装了摊牌了”。
先看那个假装悟了的,广汽传祺向往S9。设计语言叫什么“藏锋于润”,听着就特别玄学,特别像那种盘手串的中年领导喜欢的调调,主打一个意境。车身尺寸搞得刚刚好,气场有,但不多,生怕别人觉得你是个暴发户司机。这就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叙事”,我买个大家伙,但我不是为了显摆,我是为了全家人的“品质出行”,是为了让后排的老人孩子坐得舒服,你懂我意思吧?它在用设计告诉你,我是一个体面人。
吉利银河M9就简单粗暴多了,不跟你扯什么美学,直接物理超度,尺寸大你一圈,轴距干到三米开外。什么叫涟漪美学?就是把车头拍扁了,再用镀铬条给你晃瞎眼,让你大老远一看就知道,这哥们来了,而且来者不善。这不叫设计,这叫宣告,宣告自己空间大,宣告自己有排面。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体现,当对手还在琢磨蛋糕怎么切更好看的时候,吉利选择直接把餐厅爆了,用更大的空间和更强的气场告诉你,别整那些虚的,大,就是正义。
续航和补能这块,两边的思路也开始分裂。向往S9搞了个252公里的纯电续航,快充还挺快。这个逻辑非常清晰,就是对着那些在一线城市,每天通勤距离不长,但又想要个绿牌的“奶爸方丈”们去的。平时用电,省钱,周末偶尔出远门用油,不焦虑。这是一个非常精算的、符合城市中产生活半径的产品。
但银河M9呢?纯电续航短一点,但综合续航给你干到1300公里以上,亏电油耗还低。这是什么思路?这是“我全都要”的思路。它压根没想跟你玩精打细算那套,它就是在赌,赌你一年总有那么几次长途刚需,赌你在服务区排队充电时会心态爆炸。它在用更长的综合续航告诉你:别算了,算了都是泪,真正的自由是想走就走,而不是出门前先规划充电桩。
最有意思的是动力和智能驾驶,这简直是两个物种的对决。
银河M9那个动力参数,520kW,1150牛米,4.5秒破百。讲真,我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坏了菜了,吉利这是把造跑车的工程师调过来造奶爸车了?你想象一个画面,一个六座大SUV,红绿灯起步把旁边的小钢炮秒了,你老婆在后排喂奶,娃的奶瓶还叼嘴里呢,你一脚电门,G力直接把奶瓶干到后备箱去了,留下孩子一脸懵逼。这合理吗?这不合理,但它爽。这就是反技术崇拜的极致,参数拉满,不管你用不用得上,先给你,让你觉得占了天大的便宜。什么华尔兹掉头,什么漂移泊车,这些功能就是典型的“整花里胡哨的”,一年用不上一次,但你跟朋友吹牛的时候,这就是你的“任意门”。
然后你看向往S9,6.6秒破百。这个数据就非常“中庸”,非常“得体”。它在告诉你,大哥,咱是家庭用车,不是用来飙车的,稳当才是第一位的。然后它把所有的宝都押在了华为的智驾上。这又是一种品牌玄学。因为现在提到华为,那就是智能的代名词,就是遥遥领先。买S9的人,可能一半是冲着广汽的造车功底,另一半就是冲着那个“HUAWEI INSIDE”的标。这是一种信仰充值。他们坚信,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根本不在于零百加速有几秒,而在于你能不能在一个下雨的夜晚,识别出一个突然从路边窜出来的、打着伞的外卖小哥。
我作为一个真的折腾过好几辆新势力车的中年人,我觉得这俩车企都开窍了,但开窍的方向不一样。
吉利是悟了,它悟到了中国市场的本质是“既要又要还要”。消费者嘴上说够用就好,身体却很诚实,看到大空间、强动力就走不动道。所以银河M9就是个压缩毛巾,把你能想到的所有功能,用一个离谱的价格,一次性全给你,让你产生一种“不买就亏了一个亿”的幻觉。它不管这些功能是不是强相关,它要的就是“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的装备竞赛优势。
广汽是颠了,它直接抱上了华为的大腿。它想明白了,在智能化的下半场,自己吭哧瘪肚搞研发,不如直接找个雷电法王来附体。华为的智驾系统,就像修仙小说里的主角光环,自带流量和信徒。广汽S9要做的,就是把沙发的舒适度、底盘的滤震性这些基本功做好,然后把那个最性感的“电子脑子”交给专业的人去办。这是一种战略上的躺平,但可能是战术上的最优解。你以为它在造车,其实它在做平台,一个承载华为灵魂的舒适平台。
写到这我想起我前两天去超市,想买瓶酱油,结果发现酱油货架上有二十多种,什么减盐的,零添加的,古法酿造的,头道原汁的……看得我太阳穴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你看,向往S9和银河M9的对决,压根不是产品力的对决,而是两种世界观的对决。一个相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追求极致的舒适和智能体验的闭环;另一个相信“大力出奇迹”,用全方位的参数碾压来击穿你的心理防线。前者像是苹果,生态做得好,用起来省心;后者像是安卓,硬件给得足,玩起来花样多。
讲真,我写到这里都觉得这个比喻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那个意思?之前我说吉利悟了,现在我觉得广汽的思路可能更符合未来的趋势,毕竟开车的是机器,坐车的才是人。把驾驶的归驾驶,把舒适的归舒适。这他妈才是核心需求啊!
所以你问我怎么选?我的建议是,别选。你看戏就行了。这场战争的结局,不在于谁卖得更好,而在于谁能活得更久。当所有人都开始用“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方式来打仗时,最好的策略不是下场参战,而是找个安全的地方,看谁先把自己玩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已经不存在了。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