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家用汽车总销量达到188.124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7.82%至88.9314万辆,占比接近半壁江山(47.3%)。作为“私家车”大省,私家车保有量已超过1700万辆。
山东不仅是汽车消费大省,也是汽车生产大省,去年产量达到183.81万辆,仅次于广东(570.74万辆)、安徽(262.03万辆)、重庆(254万辆)和江苏(224.99万辆),跻身全国前五。
全省聚集了比亚迪、吉利、奇瑞、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一汽-大众等多家整车企业,涵盖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在上游产业链,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例如枣庄的锂电,通过引进欣旺达、德鑫锂电、亿恩科等企业,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又比如滨州,氧化铝、电解铝产能以及铝型材加工能力均居全国首位,聚焦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
根据“2025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显示,山东有10家企业上榜,仅次于浙江(18家)、广东(12家)、江苏(11家),全国排名第四。赛轮、双星、玲珑、浦林成山、三角等多家轮胎企业榜上有名。
玲珑轮胎排名较去年提升3位,去年供应链收入达到218.1亿元。按2024年全球销量计算,它是中国市场最大、全球市场第三大OE(配给主机厂的原装胎)轮胎制造商,连续五年(2020-2024)成为全球市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OE轮胎制造商。
公司拥有玲珑、利奥、御风、阿特拉斯、绿行、睿界等品牌,产品系列覆盖低噪音、抗湿滑、超低滚阻、超高耐磨、缺气保用、SEALIN自修复、LLST静音棉及智能芯片轮胎等前沿技术领域。
赛轮集团上升2位,排在榜单第12位、轮胎行业第二位,仅次于中策橡胶(第8位,392.50亿元)。去年供应链营收313.6亿元,同比大涨22.7%;轮胎产量7481.11万条,轮胎销量7215.58万条,分别同比增长27.59%和29.34%,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业绩增长离不开全球化布局。作为国内首个出海建厂的轮胎企业,赛轮先后在越南、柬埔寨等地建立智能化生产基地,今年5月28日,印尼工厂正式投产,首条高性能乘用车子午线轮胎成功下线。从奠基到首胎下线,仅仅用了不到9个月时间。项目达产后,年产360万条子午线轮胎及3.7万吨非公路胎。
次日,墨西哥工厂首条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成功下线并实现全线贯通,距项目奠基仅仅过了一年。这是赛轮在北美地区首个智能化生产基地,年产能为6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
潍柴集团供应链营收2406.42亿元,稳居榜单第二,仅次于宁德时代(2530亿元)。去年4月,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柴油机亮相。不到四年时间,从50.26%到51.09%、52.28%,再到突破53%,四次突破极限。
在燃气动力领域,去年发布了WP13NG、WP15NG、WP17NG、WP3NNG、WP8NG、WP16NG等多款燃气4.0动力新品。至此,其天然气发动机功率覆盖103kW-551kW,广泛应用于重卡、轻卡、客车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0年潍柴就开始布局新能源技术,完成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机控制器等各系列产品全产业链、技术链布局。今年3月28日,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正式投产,首台搭载潍柴和弗迪最新技术的动力电池产品下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