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途安降价,有空间有舒适,油耗低配置厚道

你有没有发现,这几年买车越来越像考验咱的智商和耐心了?曾几何时,大众被戏称为“加价之王”,哪怕是个普通SUV,价格也能硬生生顶上天。可是价格战一开,人人都得低头,大众也终于认认真真地给消费者送来了诚意,这次不止是轿车和SUV,连一直被冷落的MPV市场也开始搞事情了。谁还记得那个“被历史尘埃洒过”的途安?如今它摇身一变,成了家用车性价比的代表。7个座、4连杆、8雷达,才11万出头,油耗才6升多点。这到底是要让谁哭、让谁笑?

首先,我想问一句,现在买MPV的朋友们,在意什么?是空间用着大,还是操控好开,还是价格够亲民?还是,有点社会地位加点“德味儿”做门面?实际上,多数家庭买MPV,八成是奔着空间和舒适去的,“我想拉一大家子人出门”,但车厂设计师往往只想“让你多凑合一会儿”。所以,咱是要空间,还是舒适?是不是只能选一个?再看看途安这第二排座椅,做三张扶手分割的小椅子,不像常见的沙发一片联,坐着没那么软趴趴,却更适合分家过日子。这种设计,听着好像亏了点,但你仔细盘算,反倒在实用性上赚大了。毕竟后面那一溜座椅,工作日根本用不到,逢年过节一家老小一上车,临时折腾也不算难为人,还不用担心小孩在第三排搂头搂脑,安全感稳稳的。

大众途安降价,有空间有舒适,油耗低配置厚道-有驾
大众途安降价,有空间有舒适,油耗低配置厚道-有驾
大众途安降价,有空间有舒适,油耗低配置厚道-有驾

有人又说了,要是纯贪空间实用,买个面包车多好?四两拨千斤,五六万办事得了。别闹了,面包车左右摇摆,开起来跟坐铁皮罐头似的,哪能舒服?你真想长途带一家老小,开着“铁皮罐头”颠个百八十里,一路下来,“腰椎间盘”都快报警了。所以,底盘质感就成了“隐形门当户对”,途安用四连杆独立悬架,支撑性强又不是那种钢板一样的硬,日常行驶不颠不跳。相比于同级别很多家庭MPV的“软骨头后悬挂”,途安硬是把“大众的底盘功底”玩出了花,喜欢开车的都懂,坐车也舒服,开车更是心里踏实。

还有个问题不得不讲:空间优化。这老大众在这方面一直有点“魔法”,车身只有4.5米多,硬是能塞下7个座。这玩意儿咋跟本田玩空间优化的小套路一样,甚至更夸张?你算算,那些号称空间大师的本田CRV,车身都快4.7米了,途安才4.5米出头就能做到。虽说第三排有点鸡肋,腿伸不开也得凑合凑合,但,入门价格不到12万,你要求啥都给,还想让它自带马桶不成?

大众途安降价,有空间有舒适,油耗低配置厚道-有驾
大众途安降价,有空间有舒适,油耗低配置厚道-有驾
大众途安降价,有空间有舒适,油耗低配置厚道-有驾

接下来就是“价格战下的真实味道”。以前途安的指导价动不动就是16、17万,买的人本来就少,车厂也懒得搭理。这回打了价格战,优惠一撒就是好几万,入门价干到11万多。这个价格,跟合资小轿车都快持平了。重点是,大众还是那个大众,入门不再是“掏空祖宗十八代给你个壳”,啥都见不着,反而一口气给了9.2寸的大屏,8个雷达前后全方位防护,天窗、感应雨刷、车联网、远程控制、液晶仪表盘、全功能方向盘……全都是标配。这不比日系那帮“入门车型没屏幕也得自己加”的操作厚道多了?

我就想问,啥算厚道?难道不是你掏的钱能买到实打实的功能和体验?途安全系的1.4T发动机再加上6升多的油耗,开MPV还能做到这么省油,反观那些动辄7、8个油的MPV,尤其还是非混动。“省油省心”这一点,看起来不起眼,但是过日子的都懂,每个月多点少点,一年下来就是一堆钱。除了动力省油,途安的耐用性也一向是大众的老优点,就算折腾八九年也没啥大毛病,配件又容易找,不怕小毛病搅了心情。

当然,这么吹总觉得像广告,但每个东西都有槽点。比如,途安的入门配置还在用卤素大灯,现在都哪个年代了,大街上LED满天飞,有钱没钱都愿意搞个高亮。阴天下雨傍晚用卤素,确实差点意思,看着就心里不踏实。还有设计外观,途安看着就老实,没啥花头,年轻人要炫耀个性,这车估计还是老气了一些。但话说回来,买车又不是买花瓶,实用才是硬道理吧。

你说,这车到底适合谁?我觉得,喜欢开车、玩车的一定会上心。现在十一二万去买轿车,只能买个入门小三厢,再多出个几千还不如多买点空间和实用性。尤其是家里要照顾老人孩子,这种“空间大油耗低安全感强”的车,简直就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心头好。喜欢追求“智商挑战”也行,买这些人少、但性价比高的“冷门爆款”,说明你会算账,懂细节,关键时候也能多点底气。很多人都只关注走量的车型,反而忽略了这些低调又实用的选择。说不定“小众才是王道”,大众在性价比上一旦出手,还是能把“老本行”玩出花。

大众途安降价,有空间有舒适,油耗低配置厚道-有驾
大众途安降价,有空间有舒适,油耗低配置厚道-有驾
大众途安降价,有空间有舒适,油耗低配置厚道-有驾

可是,这种局面到底能持续多久?当下大家都爱讲“价格战”,好像车厂扛不住了,降价才是对消费者的终极宠爱。可问题是,便宜是不是就能代表一台车的全部?有的人花了大价钱买高配,结果包括新能源各种花头,三年不到毛病一堆。像耐用性、空间、油耗这些基本需求,反倒越来越稀缺。所以我觉得,便宜之外咱们也别瞎冲动,买车不能只看一时热度。把需求拎清楚,多想一步,不吃亏才是真精明。

最后,我挺佩服大众这回的操作。以往总想着用品牌溢价骗消费者,什么“德系品质”遮遮掩掩,现在倒好,直接亮底牌,不藏着了。谁会是下一个买到厚道车的受益者?答案其实很简单,懂得细致算计、明白自己需求的人,就是赢家。不管是面子还是里子,最终还是得选实惠又不失格调的玩意儿。

再往后看,国产车和合资品牌还会怎么打这场“价格战”?大家是继续拼噱头,还是开始回归基本,认真服务家庭需求?在越来越内卷的市场里,也许像途安这样走“冷门实用路线”的MPV,还真是件好事。等到消费者都学会了算性价比,厂家才敢小步快跑,而不是只给你彩灯、把冰箱、电视堆到车上,最后车子成了杂货铺。

要我说,买车这事,每个人都得写自己的“选择题”,有人图面子,有人求体验,有人盯价格,有人算实用。但最终赢家,是那些看懂趋势,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途安现在的姿态,其实给了咱们一个机会,把“好车”和“好价”组合成一锅好饭,饭香不香,得自己吃才知道。下一次选车,记住一点:厚道才是真的厚道,便宜不一定便宜,实用、耐用、舒适、性价比才是大赢家。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