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伟钧
9月25日,比亚迪发布会上扔出一颗“核弹”:秦PLUS双车新增三款“进取型”版本,限时起售价直接压到6.98万元。如果说去年比亚迪电比油低的口号还带着几分试探,那么今年这一刀,已经精准插进了合资燃油车的最后防线。
01 6.98万意味着什么?
先看一组对比:
2021年,秦PLUS DM-i起售价11.18万,当时已经惊呼颠覆燃油;
2023年,冠军版将门槛拉至9.98万,998的秦让众多车企汗颜;
2025年,直接干到6.98万,这个价格甚至低于许多二手A级车。
比亚迪这波操作,早已不是卷,而是系统性清场。它告诉消费者,一台能上绿牌、油耗2.69L、续航超120km的插混车,只需要6.98万元。合资品牌多年建立的品牌溢价壁垒,在绝对的价格与技术碾压下,正加速崩塌,你告诉我一个仍旧选择卡罗拉、朗逸的一个理由。
02 OTA升级油耗,老车主也受益
本次发布会最耐人寻味的细节:比亚迪宣布通过OTA推送优化DM-i车型的亏电油耗,使其低至2.69L/100km。这意味着老车主无需换车,就能享受技术迭代红利。
传统车企的改款逻辑是逼老用户换新,比亚迪却用OTA让老车常用常新。这一招是高阶竞争策略:一方面强化用户忠诚度,另一方面向市场宣告电动化的核心技术优势,是“年款改灯”的燃油车永远无法比拟的。插混只有比亚迪和其他,背后是软硬件全栈自研的底气。
03纯电版入门即高配
秦PLUS EV新增420km/510km两个进取型版本,全系标配热泵系统、八合一电驱、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尤其是后独悬的保留,在同价位纯电车型中几乎绝迹。
它的续航达成率确实能打。核心的刀片电池+八合一电驱本身就是效率和稳定性的保证,再配上那个宽温域热泵,冬天别人的续航打五折,它可能还能扛住七五折,这才是实打实的用户体验。
04 怀挡、新色、OTA:细节里的用户思维
怀挡设计、星河米新车色、萌宠桌面、无麦K歌……这些看似锦上添花的升级,实则是比亚迪从技术驱动转向用户场景驱动的关键信号。
传统车企总抱怨年轻人不爱买车,却忽略了一个事实:Z世代要的不是交通工具,而是移动智能空间。比亚迪通过高频OTA,把车变成可迭代的电子消费品,这正是传统车企转型最艰难的环节,不是造不出电动车,而是建不成用户生态。
05 国庆献礼价更是市场进攻的号角
限时6.98万起的“国庆献礼”,表面是促销,实则是对合资燃油车的总攻。秦家族累计240万辆的销量,已证明A轿市场的消费逻辑彻底逆转:自主品牌不再是平价替代,而是技术标杆。
当网友都在喊“有路就有秦”时,合资品牌该意识到,这场战役的终局不再是价格战,而是定义权之争。比亚迪通过秦PLUS重新定义了好家轿的标准——低能耗、高智能、可进化。若合资品牌仍执着于三大件情怀,恐怕连最后的基本盘也难以守住。
结语:
比亚迪此次推新,名为“进取型”,实则是对整个行业的灵魂拷问:当一款车能在价格、技术、用户体验三维碾压时,其他玩家还有多少退路?对于消费者,这是最好的时代,6.98万就能买到五年前不敢想象的科技平权;对于行业,这也是最残酷的时代:适者生存的法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兑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