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移动出行展现场,比亚迪单刀赴会,德系集体失声!

世界级车展竟然只有一家中国车企参展! 2025年东京移动出行展现场,比亚迪以“单刀赴会”的姿态闯入了日本汽车工业的后花园。这家中国车企直接在日本最引以为傲的K-Car领域发起进攻,推出了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电动K-Car Racco。

东京移动出行展现场,比亚迪单刀赴会,德系集体失声!-有驾

展馆内,日系车企展出了从陆地到天空的全系列产品,本田的公务机、雷克萨斯的游艇与双体帆船模型并排陈列。 在这些炫酷的概念车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日本市场正在与世界主流电动化浪潮产生明显断层。

丰田展台最引人注目的不是电动车,是一款基于“月球巡洋舰”灵感打造的六轮LS MPV概念车。 这款车将豪华轿车重新定义为“豪华空间”,车内配备可旋转座椅和全景天幕。 与其说是汽车,不如说是一个移动的会客厅。

与此同时,比亚迪的展台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画风。 他们带来了能在10分钟内完成10%到80%充电的刀片电池技术,以及对标日本畅销K-Car车型的电动Racco。 这款车拥有典型的方盒子造型,续航180公里,专门针对日本狭窄街道设计。

东京移动出行展现场,比亚迪单刀赴会,德系集体失声!-有驾

日系车企的反击同样值得玩味。 丰田不仅展示了固态电池实物,还确认了2027年量产计划。 本田则带来了0系列电动车,其中一款轿车原型被现场观众形容为“压扁的理想MEGA”。 日产展台甚至出现了左舵的东风日产N7,这辆中国制造的电动车成为展台焦点。

在K-Car领域,战火更为激烈。 铃木社长公开表示比亚迪的进入是“重大挑战”,而大发则展出了单座概念的Midget X和后驱跑车概念的K-OPEN。 这些日本车企正在用概念车展示K-Car电动化的多种可能性。

奔驰和宝马虽然参展,只带来了iX3和纯电GLC等老面孔。 宝马重点展示的iX5 Hydrogen氢燃料电池车,计划在2028年量产。 现代汽车则展出了续航超700公里的第二代Nexo氢燃料电池车。

展会现场最吸睛的当属比亚迪仰望U9的“跳舞”表演。 这辆超级跑车通过云辇悬架系统实现了车身升降和跳跃动作,引来日本媒体疯狂拍照。 有观众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亲眼见到中国超级跑车。

东京移动出行展现场,比亚迪单刀赴会,德系集体失声!-有驾

丰田展出的世极SUV采用了极为特殊的三座布局,取消了副驾驶位,为后排“老板座”留出堪比飞机头等舱的空间。 这款车预计售价超过2000万日元,展现了丰田对豪华车的全新理解。

马自达展台的两款X系列概念车同样引人注目。 其中VISION X-COUPE搭载转子发动机PHEV系统,车身长度达到5050mm。 马自达工程师表示,转子技术将以插电混动形式回归市场。

斯巴鲁展台延续了品牌一贯的硬核风格,同时发布了纯电和燃油两款STI性能概念车。 他们还把在北美热销的Wilderness系列引入日本市场,推出了Forester和Outback的越野特别版。

据统计,日本市场K-Car的年销量始终维持在200万辆左右,占总市场份额的40%。 这个独特的细分市场一直以来都被日本本土品牌垄断,直到比亚迪推出Racco。

东京移动出行展现场,比亚迪单刀赴会,德系集体失声!-有驾

展会上,丰田专门设立了固态电池展示区,展示了与住友金属矿山共同开发的正极材料。 技术人员表示,他们的固态电池目标续航将突破1000公里,充电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雷克萨斯展出的LS Coupe概念车采用了对开式四门设计,Lexus Sport概念车则配备了名为“Black Butterfly”的异形方向盘。 这些设计都在挑战传统汽车的设计规范。

本田展出的Super-ONE原型车计划于2026年在日本上市,该车配备了专门的BOOST驾驶模式,旨在通过加速感和声浪模拟来提升驾驶乐趣。 本田工程师强调,电动车同样可以充满驾驶激情。

东京移动出行展现场,比亚迪单刀赴会,德系集体失声!-有驾

日产第四代Elgrand MPV搭载了第三代e-POWER混动系统,这款车主要面向日本多孩家庭市场。 同时亮相的改款Ariya则升级了谷歌车载系统,Leaf车型则增加了V2L外放电功能。

日系车企在展示未来出行生态,而中国车企在展示当下可量产的技术。 这种差异凸显出两个汽车大国不同的发展思路和市场策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