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长城汽车以62,310辆的销售成绩再次跻身国内乘用车厂商销量前十,同比增长高达38.8%,成为榜单中增速第二的车企。这一亮眼表现不仅延续了7月的市场热度,更标志着长城汽车在新能源转型与全球化战略的双轮驱动下,正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一、销量结构解析:新能源与海外市场成增长引擎**
从产品矩阵来看,长城汽车8月销量的爆发性增长源于三大核心支柱:
1. **新能源车型占比突破45%**
- 欧拉品牌凭借“芭蕾猫2025款”的智能升级(CLTC续航提升至600km+女性专属座舱设计),单月交付量突破1.2万辆,同比增长67%;
- 魏牌蓝山DHT-PHEV以“城市NOA+馈电油耗5.2L”的技术标签,在中大型插混SUV细分市场占有率攀升至18%;
- 哈弗枭龙MAX搭载新一代Coffee Pilot 3.0系统,15-20万元价位段订单转化率环比提升22%。
2. **海外市场创历史新高**
- 俄罗斯工厂8月交付量达4,800辆,坦克500HEV成为当地豪华越野车销冠;
- 东盟市场同比增长210%,其中泰国罗勇新能源工厂生产的欧拉好猫GT右舵版占据当地纯电小车23%份额;
- 欧洲事业部启动“GWM 2.0”计划,摩卡PHEV通过欧盟新规认证,首批500辆即将发往德国。
3. **传统燃油车稳健托底**
- 哈弗H6第三代改款车型通过“1.5T+9DCT”动力组合优化,终端优惠后起售价下探至9.98万元,贡献1.8万辆基本盘;
- 长城炮越野版新增2.4T柴油动力选项,在皮卡解禁城市市占率环比提升5个百分点。
**二、技术储备与产能爬坡:高增长的底层逻辑**
长城汽车能实现38.8%的同比增幅,与其近年来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投入密切相关:
- **Hi4-T混动技术迭代**:新一代智能四驱电混技术实现热效率42.5%,搭载于坦克400/700等车型的混动系统订单占比已达60%;
- **动力电池自供体系**:蜂巢能源短刀L600磷酸铁锂电池量产,使欧拉车型电池包成本下降11%;
- **智能化突破**:与地平线联合开发的“雪山智驾Pro”系统已在10款车型上标配,城区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用户激活率达73%。
产能方面,重庆永川智慧工厂完成产线改造,哈弗大狗二代车型产能提升至每月1.5万辆;保定徐水基地新增新能源专属生产线,为即将上市的魏牌MPV“高山”预留产能弹性。
**三、竞争格局与隐忧:守门员的攻防战**
尽管稳居销量前十,长城汽车仍面临多重挑战:
1. **竞品挤压效应**:比亚迪元PLUS荣耀版降价至11.98万,与哈弗枭龙系列形成直接价格战;
2. **新势力分流**:理想L6、深蓝S7等车型在20-25万元区间持续蚕市场份额;
3. **供应链风险**:东南亚橡胶主产区受台风影响,轮胎供应商交货周期延长2周。
对此,长城汽车快速调整策略:
- 推出“金秋购车季”限时权益,哈弗神兽混动版赠送终身基础保养;
- 加快渠道下沉,8月新增287家县域门店,覆盖率达78%;
- 与宁德时代签订2026年锂矿保供协议,锁定碳酸锂长单价格。
**四、前瞻布局:从销量前十到价值跃迁**
根据长城汽车2025战略发布会透露的信息,下一阶段将聚焦三大方向:
1. **高阶智驾商业化**:2026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在雄安新区示范运营;
2. **氢能战略落地**:首款氢燃料电池MPV“氢柠”将于年底试生产;
3. **生态体系构建**:投资50亿元建设“G-Charge”超充网络,计划2026年前覆盖全国300城。
行业分析师指出,长城汽车当前的增长态势得益于其“燃油稳基盘、混动抓过渡、纯电谋未来”的清晰路径。随着巴西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马来西亚KD项目陆续投产,其全球年产能将突破200万辆,为冲击年销150万辆目标奠定基础。
(字数:2,000)
2025年8月,长城汽车以62,310辆的销售成绩再次跻身国内乘用车厂商销量前十
图片
0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