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坡路的自然吸气,为什么正在被淘汰?大实话扎心了!

2025年车市最新数据:A级轿车涡轮增压占比78%,自吸车型库存积压超30万辆! 曾经“省油耐用”的金字招牌,如今却成车企负担。 1.5L自吸车油耗比1.5T高0.8L/百公里,动力参数被吊打,维修师傅直言:“现在买自吸的,多半是图便宜! ”

走下坡路的自然吸气,为什么正在被淘汰?大实话扎心了!-有驾

国六b排放标准成生死线

自吸发动机低转速燃烧效率低,排放污染物超标30%以上。 车企想达标? 必须加装GPF颗粒捕捉器,单台成本暴涨8000元。

案例:某1.6L自吸车型升级后,整备质量增加150公斤,百公里油耗反升0.5L。

油耗限值CAFC逼车企“割肉”

车企平均油耗需控制在4.8L/百公里以下,1.5L自吸车实际油耗普遍超6L。 若不达标,每辆车要交1200元罚款,或购买新能源积分。

数据:2024年车企自吸车型平均油耗6.2L,涡轮增压仅5.1L。

同排量对比:1.5T碾压1.5L

高速油耗差距拉大

1.5T车型高速油耗6.5L/百公里,自吸车达7.8L。 按年行驶2万公里计算,涡轮车省1560元油费。

走下坡路的自然吸气,为什么正在被淘汰?大实话扎心了!-有驾

研发成本砍半

改造现有自吸发动机需投入2.3亿元,开发1.5T涡轮增压方案仅需1.1亿元,且可适配A级到B级车型。

案例:吉利1.5T发动机装在帝豪、星瑞、博越三款车上,研发成本分摊后每台车仅增800元。

供应链通吃

涡轮增压器国产化率超70%,单台成本从3000元降到1800元。 自吸发动机仍依赖进口高压直喷泵,成本高30%。

维修成本高到离谱

自吸发动机拆装需6小时,工时费800元;涡轮增压因结构紧凑,同样维修仅需3小时、450元。

走下坡路的自然吸气,为什么正在被淘汰?大实话扎心了!-有驾

“平顺性”优势被抹平

新一代涡轮增压通过电控泄压阀,油门响应延迟缩短至0.15秒,日常驾驶几乎无顿挫感。

经销商血亏甩卖

某4S店1.5L卡罗拉库存车积压120台,每台降价1.5万元仍难出手,相当于白送发动机。

车企连夜停产

长城、长安等品牌2025年新车规划中,自吸发动机车型砍掉70%,生产线改产涡轮增压。

商用车硬核需求

皮卡、轻卡需长时间高负荷运转,自吸发动机耐造性碾压涡轮。 江淮轻卡测试显示,自吸机10万公里故障率仅0.7%。

走下坡路的自然吸气,为什么正在被淘汰?大实话扎心了!-有驾

情怀玩家买单

二手丰田86、马自达MX-5因自吸发动机声浪,保值率比同级涡轮车高20%,新车月销不足百台。

(全文数据来源:乘联会2025年Q2报告、车企财报、第三方检测机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