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三包期内自燃获赔11万!车主维权指南请收好

广东佛山张先生那辆在北汽新能源三包期内的轿车,在深夜安静的车库里突然冒烟自燃,最终换来厂家117053元赔偿。

新能源车三包期内自燃获赔11万!车主维权指南请收好-有驾

近日,广东佛山张先生购买的北汽新能源轿车在三包期内发生自燃,经与厂家沟通后获赔117053元。这起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对新能源汽车安全与赔偿机制的热议。

在电动车普及浪潮中,类似事件并非孤例。此前,一辆奔驰EQA在充电时发生自燃,仅9秒后便瞬间爆燃,现场浓烟滚滚。而一辆理想Mega在行驶中突然冒出火星,火势迅速蔓延,好在车内人员及时逃出。

01 事件回顾:车库惊魂,三包期内车辆莫名自燃

新能源车三包期内自燃获赔11万!车主维权指南请收好-有驾

2022年12月,广东佛山张先生购买了一辆北汽新能源轿车,作为日常通勤工具。

然而,这辆车仅在数月后,在小区车库内停放时突然冒烟自燃。消防部门及时赶到现场扑灭大火,车辆已严重损毁,但避免了人员伤亡。

事故发生后,张先生立即与北汽厂家联系,经过多次沟通协商,厂家最终一次性赔偿117053元

这起赔偿案例之所以引发关注,在于它揭示了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的曲折与希望。

02 赔偿分析:11万赔偿金背后的逻辑与争议

新能源车三包期内自燃获赔11万!车主维权指南请收好-有驾

厂家赔偿张先生117053元,这一数字并非随意确定。它涵盖了车辆购置成本、保险费用以及部分精神损失补偿

在电动车三包政策中,明确规定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车辆损毁,厂家需承担相应责任。

张先生的车辆尚在三包期内,这为他的维权提供了有力依据。

赔偿金额的合理性引发讨论。一方面,11万余元足以覆盖车主的大部分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此类事故应附加惩罚性赔偿,以督促企业提升安全标准。

对比行业其他案例,如上汽通用别克品牌推出的“自燃即赔新车”承诺,北汽的赔偿方案显得较为保守。

03 行业背景:自燃事故频发,多家车企遭遇信任危机

新能源车三包期内自燃获赔11万!车主维权指南请收好-有驾

新能源车自燃已成为全球性难题。据统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较往年上升约20%。

今年10月,一辆理想Mega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冒出火星,火势迅速蔓延。事后调查发现,事发的理想Mega在这之前已经剐蹭过底盘部位的动力电池,事发当日下午车辆出现故障码,但车主未予以重视。

同样在10月,一辆阿维塔06在福建宁德某停车场突然冒烟,眨眼间将周边7辆车拖入火海,最终8辆车全烧得只剩焦黑车架。这辆车仅提车50天,才跑了1066公里。

04 责任认定:电池热失控非必然等于质量缺陷

新能源车三包期内自燃获赔11万!车主维权指南请收好-有驾

根据《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如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即可视为符合安全标准。

动力电池热失控引发自燃,并不等同于新能源汽车存在质量缺陷

在司法实践中,如当事人能举证证明,车辆在起火前已通过仪表提示、声光报警等方式,向驾驶人员有效发出热失控预警,即可说明其电池系统符合安全规范。

由碰撞引发的电池故障起火,完全符合“意外事故”的构成要件,理应纳入保险理赔范畴。

05 行业回应:车企强化质保承诺应对信任危机

新能源车三包期内自燃获赔11万!车主维权指南请收好-有驾

面对日益增长的安全焦虑,不少车企开始强化质保承诺。

广汽丰田近日表示,铂智3X车型推出“三担责”承诺,厂家直接承担电池自燃责任

这一承诺被认为显著高于行业普遍执行的质保条款。

岚图汽车则通过官方社交平台宣布全系车型正式升级“终身免费三电质保”,以实际行动回应用户核心诉求。

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针对用户提出的“整车质保延长”等建议,内部团队已启动评估。

06 维权指南:消费者应对自燃的实用策略

新能源车三包期内自燃获赔11万!车主维权指南请收好-有驾

面对电动车自燃风险,消费者该如何自我保护?购车时需仔细阅读三包条款,了解厂家责任范围。

建议选择有明确赔偿承诺的品牌,并保存好购车凭证和保养记录。

一旦发生自燃,立即报警并联系消防部门出具鉴定报告,这是维权的关键证据。

及时与厂家和保险公司沟通。如果厂家推诿,可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同时,购买专项自燃保险可作为补充保障,但需注意条款细节,例如是否覆盖电池系统。

新能源车三包期内自燃获赔11万!车主维权指南请收好-有驾

随着2025年汽车“3加6减”新政的落地,汽车消费维权渠道更加畅通。新政建立了“一站式”汽车消费维权平台,整合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消协等部门的维权资源。

只有当赔偿不再成为新闻焦点,而是常规保障时,电动车才能真正驶向可持续的未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