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希尔克内斯的冰雪公路上,气温骤降至-33℃。 一辆宇通U12纯电动客车正以1.56kWh/km的能耗稳定行驶在北极圈内。 当地司机伸手触摸充电桩上因极寒凝结的冰霜,车辆仅凭电池自加热技术成功启动。 这一幕发生在2024年春节,宇通纯电动客车驶入北极圈,刷新了中国新能源客车全球最北端运营纪录。
宇通客车的起点是1963年的郑州客车修配厂。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国家取消统购统销政策,这家依靠计划订单生存的小厂瞬间陷入困境。 产品滞销,工人工资无法发放,艰难时期甚至需要靠焊接防盗门维持生计。
转机出现在南下打工潮兴起时。 时任车间主任的汤玉祥察觉到长途客运的痛点,带领团队开发出国内首款卧铺客车。 这款产品让宇通起死回生。 1994年,在全国客车行业销量整体下滑11.17%的背景下,宇通销量逆势增长98%。 1997年,宇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客车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最初进入欧洲市场时,中国客车面临的是“廉价、低质”的刻板印象。 2018年,丹麦招标纯电大客车,宇通的标书曾被招标方当场扔掉,并遭到嘲讽。
宇通团队没有放弃,他们捡回标书,一遍遍讲解产品,并提出“先试后买”的方案。 在丹麦历经极寒环境的考验后,宇通客车凭借性能证明了自己,最终拿下了丹麦纯电客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宇通为挪威定制了抗极寒的纯电客车,使其在零下25℃的条件下仍能实现374公里续航,续航达成率高达97.3%。 针对沙特60℃以上的高温环境,宇通开发了特殊的散热系统和电机防沙尘结构。 在哈萨克斯坦,宇通的电池保温系统让车辆在-40℃仍能正常启动。
截至2024年上半年,宇通累计出口各类客车已超10万辆,产品远销全球主要客车需求国家与地区。 其在哈萨克斯坦的KD工厂(QazTehna工厂)实现了焊接、涂装、总装全流程本地化,带动了5000个就业岗位。 这样的KD工厂已在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
宇通构建了密集的海外服务网络。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其在海外市场拥有330余家授权服务站或服务宇通客车,410余个授权服务网点,平均服务半径150公里,覆盖海外全部目标市场。
在哈萨克斯坦,8家服务站构成的服务网络,可实现200公里内24小时、全境48小时的服务响应。 由370余名海外客户服务经理组成的一线服务团队常年往返于各主要市场提供支持。
高端化产品成为宇通在海外市场的重要突破点。 2023年,宇通海外产品销售均价已达102万元,新能源客车更是高达220万元。
2025年6月,宇通以单价108.6万元的纯电城间车IC12E切入欧洲商务市场,交付意大利VITA公司,其610公里续航和20%爬坡性能适配阿尔卑斯山区运营。 高端车型拉动海外毛利率达28.46%,高于国内22.94%的毛利率。
2024年,其研发投入达17.88亿元,占营收比重4.80%。 宇通自主研发的低锂耗、缓衰减、长寿命电池技术,使电芯循环寿命突破9000次,实现10年/100万公里质保标准。 其“睿控4.0”平台,将能量密度提升至160Wh/kg(行业平均130Wh/kg),冬季续航衰减率<15%。
2024年,宇通客车实现营业收入372.18亿元,归母净利润41.16亿元。 海外市场销量达1.4万辆,同比增长37.73%。 宇通客车已累计出口超11万辆,市场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