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标志性的纺锤格栅从雷克萨斯RX上消失,当L3自动驾驶不再是纸上谈兵,我们该如何看待这场大胆的革新?本期节目深入探讨2026款RX的设计逻辑与科技内核:无边界格栅的背后,是风阻系数降至0.27、百公里省油0.6升的实用主义;而国内已通过32个省市适配测试的L3系统,并非让你彻底放手,而是在高速场景下提供长达120秒的“喘息之机”,缓解长途驾驶的疲惫。正如嘉宾所言:“科技是为体验服务的,不是反过来。” 在保留实体按键与升级14.5英寸OLED曲面屏之间,雷克萨斯试图在激进与实用中寻找平衡。这不仅是外观的改变,更是一次面向电气化未来的战略试水——对于徘徊在宝马X5、奔驰GLE之间的消费者,多花两三万换来的,或许是一次值得的进阶。
主持人:我们这一期要深入探讨的,是最近车圈吵翻天的2026款雷克萨斯RX,这车还没正式上市,就已经被骂上了热搜。
嘉宾:对,我刚看到图的时候也愣了一下,你是不是也觉得,第一反应是‘这还是雷克萨斯吗’?那个标志性的纺锤格栅居然没了。
主持人:说实话,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你说一个品牌靠设计立身,突然把最经典的元素拿掉,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我第一反应就是,这车是不是丢了‘豪华魂’?
嘉宾:你刚说的这个词特别准——‘丢了魂’,很多人都这么觉得,但其实背后有它的逻辑。我们得先说清楚,咱们聊的是2026款RX,在豪华中大型SUV这个级别里,它的对手是宝马X5、奔驰GLE这些车,对吧?
主持人:没错,而且咱们得划个边界,不是光看长得帅不帅,关键是这些变化到底有没有实际价值。比如这个无边界格栅,到底是花架子,还是真有用?
嘉宾:好问题。其实这个无边界格栅,不是简单地为了‘跟风电动车’。它用了双层纳米涂层工艺,听起来很技术,但你可以理解成——它在保留雷克萨斯那种横向线条的家族基因同时,让车头更平滑,风能更顺地溜过去。
主持人:等一下,你刚说风更顺地溜过去,是不是就跟风阻有关?我记得风阻系数这东西,听着抽象,但其实挺影响体验的?
嘉宾:你一点就通。新款的风阻系数降到了零点二七,比现款低了零点零三。听起来不多,但高速上跑起来,实测油耗每百公里少了零点六升。你想想,跑一千公里就省六升油,差不多够加两次咖啡了。
主持人:哈哈,这个比喻我喜欢。不过说真的,省油是好事,但为了这点油耗,把脸都换了,值得吗?我身边朋友就有人说,这设计太激进,不像个豪华车该有的样子。
嘉宾:我明白你的顾虑。但换个角度想,这其实不只是为了省油,更像是一个信号——雷克萨斯要往电气化走了。你看现在电动车,基本都没传统格栅了,它这个无边界设计,某种程度上是在试探市场,也为以后的纯电车型铺路。
主持人:哦,所以这不光是改个造型,更像是一次‘品牌转型的试水’?那我懂了,它不是突然叛逆,而是有战略意图的。不过话说回来,另一个大争议——L3自动驾驶,是不是也一样,听着高大上,但实际用不了?
嘉宾:你说到点子上了。很多人一听L3,第一反应就是‘国内不能用’,说是摆设。但根据目前公开信息,这系统已经通过了国内三十二个省市的高速路适配测试,不是纸上谈兵。
主持人:等等,你刚说‘适配测试’,那它到底能干啥?真能放手不管吗?我可不敢信。
嘉宾:别急,我来拆一下。它硬件上有五颗激光雷达,加上八颗毫米波雷达,算力平台有二百TOPS,你可以理解成——车的‘眼睛’和‘脑子’都升级了。在高速上,它能实现‘脱手+脱视’,最长持续一百二十秒。
主持人:一百二十秒?两分钟?听起来好像也没多久啊。我开车两分钟能干啥,喝口水?
嘉宾:哈哈,你这想法很真实。但关键是,它不是让你彻底不管,而是缓解疲劳。比如堵车时,系统能自动避让施工区域,加减速也比人更平顺,不会猛冲猛刹。你试过那种一脚油门一脚刹车的感觉吗?特别累。
主持人:太有共鸣了,尤其是长途,开两小时腰都僵了。所以你的意思是,L3不是让你当甩手掌柜,而是帮你‘撑一会儿’?
嘉宾:对,说得特别准。它不是替代你开车,而是让你在特定场景下,稍微松口气。而且你要知道,奔驰GLE选装L2+得加四点五万元,咱们这车预售价四十九点八到六十五点八万元,比现款高两到三万,但配置加得更实在。
主持人:这倒是提醒我了,除了这些高科技,坐进去感觉怎么样?我最怕那种全触控的中控,调个空调都得看屏幕。
嘉宾:你说到重点了。它的中控是一块十四点五英寸的OLED曲面屏,显示精度比奔驰GLE的十二点三英寸屏高百分之三十,但最关键的是——它保留了实体空调按键。
主持人:哎哟,这个太重要了!你知道吗,我上次借朋友的某新势力车,调温度像在玩平板,眼睛不能看路,手还不熟,差点撞护栏。
嘉宾:是,我明白你的意思。科技是为体验服务的,不是反过来。雷克萨斯这点挺聪明,大屏给你科技感,实体键保证安全和便利,豪华感和实用性没打架。
主持人:嗯,这平衡我给打高分。那再聊聊开起来的感觉,毕竟SUV经常要拉全家出门,舒适性不能差。
嘉宾:新车还是前双叉臂加后多连杆悬挂,但下摆臂用了铝合金,比原来轻了十二公斤。你可能觉得,减重十二公斤能有多大差别?
主持人:对啊,十二公斤,不就是两个行李箱的重量吗?能影响驾驶?
嘉宾:别小看这十二公斤。簧下质量减轻,过减速带时车身的多余跳动减少了百分之四十。你可以想象,以前车轮撞个坎,车身要晃两下,现在一下就稳住了,后排老人小孩不会被颠醒。
主持人:哇,这个我太有体会了。我家狗坐车都晕,要是车身晃得少,估计它都能睡着。那悬挂调得软吗?
嘉宾:它比NX的悬挂阻尼可调范围宽了百分之二十五,调校更偏向舒适。而且后排座椅填充厚了三十毫米,坐上去像沙发。你要跑长途,这细节比马力数字还重要。
主持人:听你这么一说,我突然觉得,这些配置不是堆参数,而是真在想‘一家人坐着舒不舒服’。不过我还是想拉回来问一句:设计变了,L3也上了,但价格贵了两到三万,值吗?
嘉宾:这个问题特别关键。你要只想要经典设计,现款RX现在有优惠,三年保值率百分之七十二,比宝马X5的百分之六十八还高,很保值。但如果你愿意多花点钱,提前体验L3,那新车的性价比其实是更高的。
主持人:我懂了,所以这事儿没有绝对答案,而是看你更看重啥。喜欢传统豪华感的,现款很稳;想尝鲜智能体验的,新款值得等。但你说L3现在买是不是太早了?万一政策跟不上呢?
嘉宾:好问题。其实L3的普及确实还得等政策和基建,但现在买,相当于提前锁定一个‘先发体验’。就像当年第一批买智能手机的人,虽然APP不多,但已经感受到和功能机的差别了。
主持人:打个比方,就像你提前办了健身房年卡,虽然现在去得少,但你知道未来会用上?
嘉宾:对,就是这个感觉。而且雷克萨斯近五年换代周期很稳,不会买完就过时。所以长远看,保值率预计还能维持在百分之七十左右。
主持人:听你这么一梳理,我心里清楚多了。说到底,这车的争议表面是设计和功能,其实是传统和未来的碰撞。有人舍不得经典,有人想拥抱变化。
嘉宾:没错,而且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注重驾驶质感和家庭舒适的,新款的底盘和座椅升级很实在;喜欢科技感的,L3和OLED屏是加分项;但要是你就是雷克萨斯老粉,非纺锤格栅不买,那现款依然是好选择。
主持人:所以没有‘最好的车’,只有‘最适合你的车’。这期聊下来,我自己也理清了思路。最后咱们来个小结吧。第一,2026款RX的设计变革不是瞎改,而是为了降低风阻、提升油耗,同时为电气化转型铺路;第二,L3自动驾驶虽然有限制,但硬件扎实,已在多地测试,不是摆设;第三,它的升级集中在舒适性、智能化和长期保值,多花两到三万,对目标用户来说是值得的。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你一起听我们唠嗑,下次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