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天是蓝的——但汽车圈的气压不高,营销群里传来一条“破2.86万”,说鸿蒙智行国庆一周签了2.86万张单,消息一出,朋友圈立马炸开,质疑、羡慕、冷嘲热讽全都来了,像年夜饭上的火锅,谁都想多夹一筷子。
“真的假的?9000台问界M7?有水分吧?”有人在工厂门口蹲点,拍到第二工厂工人凌晨三点还在冒着灯光搬零件,评论区下面,有人说这只是阶段性补库存,真实订单水分未知——但厂里工人说累了是真的,尽管夜宵只给了两个包子一瓶水,有人拍视频发群里,“不信你看,手都起泡了”。
换个角度,智界R7的崛起也不安分,9600台的订单,没几个人信会有这么多,毕竟新品牌,轿跑造型,连试驾车都不够用,有销售吐槽:“客户都得排队上车,试完就下单,年轻人爱炫技,问就是‘能不能车家互联’”。但后台数据是真的,销售看着订单报表直发愣——“比预期多一半,谁能想到”。
赛力斯的第二工厂去年还在“躺尸”,产线工人被借调到别的车间,大家都说这厂要转型,没人指望能有大动作,谁知今年突然爆单,厂区晚上灯火通明,食堂的米饭都不够吃,工头还给家里打电话请假,说“订单多得离谱,估计得连轴转到年底”。第三工厂那边,M8、M9订单也在涨,厂子基本拉满,交车周期被投诉到售后,客服电话排到下周三。
1-3日订单1.85万,1-4日2.46万,到7号刚过2.86万,后几天稍慢,有销售私下说,“后面这几天,客户都观望,怕再降价,反正抢不到现车,干脆等等”。业内群里有人预测四季度能破15万单,M7要占五万单,大家都当笑话听,没人敢打包票,“去年还说今年凉凉,结果一夜爆了”。
华为生态这招杀伤力不止体现在车上,车主群里讨论的不是动力,而是“手机能不能无缝切歌”“家里空调能不能在车里开”,还有人晒“今天在车上远程关冰箱”,评论区一片羡慕,“这才是科技感,别的品牌根本没法比”。有技术宅追问,“你觉得这些功能真有用?还是噱头多?”群主回了句,“至少用起来顺手,家里老人小孩都能用,省心”。
采访一位刚提车的准车主,他说,服务态度一般,交付慢,但“没办法,谁让华为管得宽,啥都能连”,还补一句,“新车味大,送的空气净化器不给力,自己买的还没到,凑合开吧”。服务和产能都成了投诉热点,群里有人晒“订单排队截图”,还有人发“交付流程混乱”的吐槽视频,客服回复慢,大家都说“火了就这样,熬过这阵再说”。
再看数据,去年1.9万,今年2.86万,增速让不少竞品品牌情绪复杂,新能源圈今年本来就卷,谁都怕被拉下,朋友圈里一半在转“销量神话”,一半在问“车主体验到底咋样”。站在厂区门口,冷风里有工人小声嘀咕,“要是产能跟不上,早晚挨喷,客户脾气可大了”。
对比之下,不是所有人都看好这个爆发,有分析师说,“订单猛增只是开始,产能、交付、服务是硬骨头,去年有品牌爆单,结果交付拉胯,车主群炸了,口碑直接崩”。有熟人补刀,“别看现在风头劲,服务跟不上,分分钟翻车,用户一旦不买单,数据就成了笑话”。
问界M7今年成了顶流,靠的不是单一亮点,而是组合拳,空间、智驾、续航、生态,样样有梗,但每个环节都能出岔子,供应链卡顿、交付延期、服务投诉,哪怕只出一环,情绪都能炸。厂区门口有人蹲点直播,“今天又有大单,明天会不会掉队?”没人敢下断言。
10月的风还没停,订单数字还在跳,厂区灯光还亮着,谁都不知道,下一个爆点会是哪个角落,哪个节点会出错,又有多少人能笑到最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