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五年前问我大众的旗舰SUV是谁,我一定说是途锐。那时,途锐不光颜值还不错,加上那个豪华中型SUV的定位,的确是个门面担当。但一晃眼,销量一路掉,最近我查了一份估算数据,去年销量刚过万(样本少,估算不准),而同期途昂都卖个六七万。单看数据,确实差太远。
记得有次在展厅看车,销售跟我吐槽:途锐这年份真是走背运,外观差点意思,配置也像上世纪,真不好推。我当时心想,现在谁还看中外形?谁还会被一堆豪华配置圈粉?不过说实话,途锐的底盘我还是喜欢的。它跑高速真稳。不像国产SUV那样,晃动多点,那个脚感还是真可以。问题有点大——它的价格?我估算,成交价大概在80到百万(这段先按下不表),其实比国产品牌的高端车还硬核。
你会好奇为什么大众要在中国停止供货?我觉得是供应链的博弈在作祟。你想,国内给奥迪Q7、宝马X5的供应都慢慢多了起来,那途锐就变成了落难的皇后。不是说,中国玩家的钱都在国产车上,价格优势明显。再说,研发投入也在左右,国产车不断追崇配置越多越好,那便宜、实用的途锐,似乎就没这个市场。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本来以为途锐还能借豪华定位撑一会儿,但细算下来,百公里油耗也在13L左右(估算,实际多少我也不太确定),油钱一多,开着也不划算——尤其是在不断上涨的当下。不少朋友也在问我:大众那个车型到底还值不值得买?我觉得还得看个人偏好——要配置?那国产新车可能比途锐更吸引人。要稳定性?途锐还真不错。要空间?别说,阿迪双车,途锐后排宽敞得我都不太敢相信。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其实我印象中,国产车在空间和配置上跃进太快,途锐那一套,感觉在技术层面也被甩了几条街。就像我有个朋友,买了国产中型SUV后直夸:空间大,配置还挺够用。我脑袋一瓜,实际上国产车的底盘调校和行驶质感,确实比过去强多了。大众之前一直强调稳定性和舒适性,这两样到底还值不值钱?我搞不清楚。
我还琢磨这个问题:大众是不是太死守旗舰的门面?你Volkswagen的销售套路很熟,特别是在中国。只要标志性车型还能撑得住,后续产品线就能更好打造品牌形象。可途锐不管怎么说都算是老古董了,市场上新款SUV那么多,花样翻新得飞快,途锐就像一只逐渐被边缘化的明星。
我也猜,我的个别观察可能有点偏激——也许大众在中国是想保留一个象征,留个旗舰,但实际上销量已经证明戏剧性翻转,得转型。不过你会问,我是不是就是因为觉得不卖才这么说?可能吧,但整体的感觉很真实:热情不如从前,消费者越来越毒。你看,现在的年轻消费者,不光看颜值,还追求智能互联、个性定制。途锐那套豪华配置,变得像香饼——香,但没新鲜感。
提个问题:你有没有发现,国产SUV里,像途昂这种大块头反而卖得比途锐还多?空间、配置、价格都更抓人。大众起初喜欢用品牌力撑场,但在中国,品牌力很难顶得住爆款的冲击。这里面大概还是技术变革的速度快过大众的适应速度吧。
(这段先按下不表)聊到为什么不继续卖,我想似乎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售后问题。大众在中国的售后体系很强,但你知道的,车子卖出去不代表保值。我从一位维修工那里听说,一辆途锐的零件成本其实不低,尤其是那些复杂的运动版零件,修一次都让我心疼。可大众还说保留售后,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们要赚售后的钱?这是个值得玩味的策略。
对比国产车,很多空间和配置其实压倒一切。我的另一个朋友,刚买了一辆国产中型SUV,他说:我就要空间大,配置够用,油耗低。现在很多国产新车都用科技感和豪华感捧场,已经开始把豪华车变得全民化。这让我猜,大众的豪华+稳定,只能作为情怀给一些老粉,年轻人不买账。
我特意问销售,未来途锐还能指望卖辆新车?他苦笑:现在基本就是停产了,还得等库存清。天知道,这份库存还能撑多久,反正我心里有个数——存货多,出手难。也许大众会推出更智能便捷的SUV,但它肯定不叫途锐了。
最后留个问题:你觉得大型SUV的"豪华"属性,自己还认得原味么?还是我们早已被科技感和平台化的配置趋势带走?这种被市场推着走的感觉,真是没想到。顺便说一句,那天我还发现我自己对豪华内饰越来越麻木——真正需要的,是那份比例协调,和开起来的稳定感。
也是呵,或许未来我会更关心一辆车真正带给我的感受,至于市场、销量、品牌,我都得用用脚投票才能知道答案——这次的途锐,真的是个过客吗?还是我还会在路上遇到它的问题牌?
【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