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时代,几乎所有车企都在加速转型。别克这两年也在努力跟进,只不过成绩参差不齐。拿销量来说,GL8 PHEV表现不错,6月份卖了6082台,比燃油版GL8还多出两千多辆。对别克来说,这是“新能源+MPV”赛道上的一针强心剂。
可反过来看,别克E4、E5和微蓝6的表现就惨淡了:分别只卖了60、1116和313台。这样的对比,其实说明一个问题——别克新能源目前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爆款打法。
所以今年7月,别克推出了全新的“至境”家族,号称未来三年要铺开十余款新能源车型,覆盖轿车、SUV、MPV等细分市场。这一次,他们能不能走出困境?
⸻
至境L7:别克的第一张王牌
至境L7是一台中大型增程轿车。
先看关键数据:
• 电池:40.2kWh,CLTC纯电续航302km,综合续航1400km+;
• 动力:电机252kW,零百加速5.9秒;
• 增程器:1.5T发动机,油耗0.5L/100km;
• 尺寸:5032×1952×1500mm,轴距3000mm;
• 智驾:搭载Momenta高阶驾驶辅助,支持城市领航、自动泊车。
这套数据其实挺有针对性。302km纯电续航,足够应对大多数家庭一周上下班。长途旅行再用增程兜底,彻底解决“里程焦虑”。加速成绩也不差,零百5.9秒,至少不会被说“笨重”。
但问题是:别克是后来者。增程市场已经被理想、问界占了坑。理想L7今年上半年月均销量接近2万台,问界M7也稳定在万辆以上。至境L7想分蛋糕,必须靠差异化:比如舒适性、底盘质感,以及价格策略。
我个人经历:去年我陪朋友试驾理想L7,最深的感受是空间利用和车机体验很贴合家庭需求。别克L7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美系轿车思路”,光靠品牌恐怕很难赢。消费者现在要的不只是“大和稳”,而是“智能+舒适的综合体验”。
⸻
至境SUV:平台灵活,但还在“画饼”
目前关于至境SUV的信息不多,连正式名字都没定。但确定的是,它基于“逍遥”架构,这个平台支持三种动力形式(纯电/插混/增程)和三种驱动方式(前驱/后驱/四驱)。
这其实是个优势。因为SUV市场需求复杂:有人看中能耗,有人要四驱性能,有人更看重价格。平台能快速“拼搭”,意味着别克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但核心问题不在“平台能干什么”,而在“别克能不能做对选择”。我之前试过别克E5,车本身底盘稳重、空间大,可智能化体验明显落后于新势力。车机UI老气,语音反应慢,OTA节奏也慢。如果至境SUV还是这种思路,即便架构再先进,也很难赢得用户。
一句话:平台只是“基础设施”,能不能跑起来,还得看别克能不能理解中国用户真正的需求。
⸻
至境世家:新能源版GL8的挑战
别克最有底气的,还是MPV。至境世家就是新能源时代的GL8继任者。
参数方面:
• 车身:5260×2000×1820mm,轴距3160mm,比GL8更大;
• 动力:插混版1.5T发动机+电机,纯电版前200kW+后130kW双电机;
• 座椅:6座、7座可选,高端艾维亚版预计会有4座布局。
从设定上看,这车覆盖了不同层次的需求:家庭用车买6/7座,商务高端选4座艾维亚。别克过去在商务市场积累的口碑,能帮它抢到第一波客户。
但定价是个雷区。如果价格和GL8 PHEV接近,那GL8销量势必被分流;如果价格过高,又会被腾势D9、极氪009卡位。尤其是纯电MPV,别克过去几乎没经验,要直接对标腾势和极氪这种后来者,风险很大。
我个人看法:别克应该让插混版承担走量任务,把纯电版更多作为技术展示,不然风险太高。
⸻
别克的机会与隐忧
机会:
1. 品牌积累:别克在舒适性、空间感上的口碑依然有影响力。像GL8这样“能坐能用”的标签,新势力短时间难以取代。
2. 架构灵活:逍遥架构支持多种动力和驱动,能快速应对市场需求变化。
隐忧:
1. 智能化短板:别克在车机、智驾上的积累薄弱。消费者已经习惯新势力的流畅体验,落差会很明显。
2. 定价博弈:L7、世家都可能和现有产品产生“自我竞争”。如何在新能源和燃油之间平衡,是个难题。
3. 市场时机:别克在新能源上算“慢半拍”。新势力已经跑出了规模优势,别克需要拿出更强的差异化。
⸻
我的结论
• 至境L7:有潜力,但必须在价格和舒适性上给出差异化,否则容易被理想、问界压制。
• 至境SUV:平台潜力大,但智能化是成败关键。
• 至境世家:别克新能源的核心棋子,价格策略将决定它是“再造GL8”,还是“高开低走”。
整体来看,别克的“至境”家族确实是一次关键一跃。如果产品体验跟得上,它能凭借品牌基础重新站上新能源舞台。但如果还沿用传统思路,只是堆参数、拉尺寸,那就可能重蹈E4、E5的覆辙。
新能源市场,消费者要的不是“大”,而是“真香”。别克能不能造出让人“真香”的新能源车,就看这次的至境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