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坐后感:静态整体问题巨大、但尚有两点可取

我今天吃完晚饭,突然想起来南海万达这儿有个小米之家、可以看小米YU7。本来对这个车是没有什么感觉,但是想想就当是遛弯消食儿了。现在给大家释放静态体验过的感受,我还是在这里提醒,不要因为流量盲目下单,它产品力再优秀,也做不到3分钟20万辆的真实订单,大家还是要把它当做一个正常的传统的纯电动SUV来看就好。

小米YU7坐后感:静态整体问题巨大、但尚有两点可取-有驾

首先是外观:并不算难看,但是抄袭痕迹模仿痕迹实在严重。如果说给这台车颜值打个分,我认为至少可以给6分。原因很好理解,在现在有些车争相比丑(尤其是前脸)或者是一个模子批量生产的前提下,小米YU7实车的颜值其实并不算难看,至少是一个协调的有一定完成度的设计,但是确实是1:1致敬了法拉利FUV。不难看这个结果可以接受,但是我们仍然不希望看到连设计原创性都不遵守的皮尺部产品横空出世,至少不希望再看到“众泰站台上保时捷高管面露难色的表情”,真的很丢人。

小米YU7坐后感:静态整体问题巨大、但尚有两点可取-有驾

接下来,我们就火力全开,直接炮轰小米YU7的问题,这里所谓的问题,都是我认为作为正常汽车用户无法容忍的。有些不耽误日常使用就“这条就过了”。

1、后备箱可开启的最大角度冗余过多,地库里直接怒怼限高杆。小米YU7作为轿跑SUV的造型,整车车长方向最为突出的地方在后备箱的尾翼上,这没什么可奇怪的,从第一代X6开始就是这样。但是后备箱的开口有些过于巨大,这本来没什么,不过在国内地库普遍高度不足2.5m的前提下,我站在尾门边上,尾门的最高位置仍然离地大约2m左右,稍不注意直接怒怼地库顶上的限高杆和管线卡子,并且中控屏和远端屏上对这件事完全没有任何的提醒。

小米YU7坐后感:静态整体问题巨大、但尚有两点可取-有驾

2、门把手设计危险且反人类。内翻门把手我觉得没什么可奇怪的,但是小米YU7的内翻门把手是沿着把手上边沿往里翻的,且尺寸不算很大。我亲手上去试了一下,直接手就卡住了,我作为成年人无所谓,但是小孩子的手真的会被这个缝隙给夹一下。你SU7上的半隐藏门把手加一个外拉线应急解锁就是完美设计,有那闲钱非得在开门方式上做这个妖到底想干啥?

(门把手上翻之后的缝隙实在难以拍摄到,这里仅做示意)

(我真的被夹手了)

3、前排座椅模型非常之差。我身高175cm,把座椅调整到低臀点高膝点的驾驶坐姿的情况下,坐垫长度严重短缺,基本上怎么调都是一个样子,只有当我正襟危坐地坐在驾驶位上,坐垫长度才算勉强够用。

小米YU7坐后感:静态整体问题巨大、但尚有两点可取-有驾

4、机盖上的两个隆起严重影响视线。这个我不说什么了,直接放图片更能解释问题。这整个前面全部都是盲区,左右两侧更是被这俩包给挡死了。

小米YU7坐后感:静态整体问题巨大、但尚有两点可取-有驾

说完这些问题,小米YU7还是有自己的可取之处的,但是相比于上面的问题,这可取之处就显得非常微不足道。

1、外后视镜尺寸巨大,且是整个镜子在转轴上调节。这一点在小米SU7上就是如此。

小米YU7坐后感:静态整体问题巨大、但尚有两点可取-有驾

2、后排的靠背角度可以以一个巨大的幅度进行调节,前排正常开车,后排直接半躺下完全没有问题。这一点倒是没有几家能够做到,确实很令人耳目一新。

小米YU7坐后感:静态整体问题巨大、但尚有两点可取-有驾

以上,就是我对于小米YU7静态的感受。我还是那句话,这台车它和极氪7X、大众ID.6那些车一样,都只是2025年这个时间节点下工业发展水平的合格产物,并没有任何神话属性,25.35万元也是个标准的大宗消费。建议大家还是保持冷静,选适合自己的产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