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最近被一则劲爆传闻搅得风生水起:标致要从中国市场撤退。面对销量腰斩、渠道凋敝,连业内看客都不禁同情起这位昔日欧洲主角。然而,就在市场几乎已给它判死刑之时,标致却选择了一次漂亮的反击:母公司斯特兰蒂斯集团CEO亲自现身武汉,信誓旦旦地宣布“绝不撤退,三年内还要推三款新能源新车!”这种画风在当下汽车行业,简直是“胆大包天”。但标致如果真的退出中国市场,这绝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失败,而是国产汽车生态一大损失。
标致困局的底色,是浪漫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正面冲突。法系车造车逻辑清奇,能把门把手设计出芭蕾演员的范儿,能让尾灯线条优雅如卢浮宫雕塑,对美的极致执念,在508L等车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哪怕销量惨淡、不被市场待见,也要守着无框车门和艺术座舱死磕到底。这听上去像悲壮的艺术家,却也是法系车的最大软肋。中国消费者买车讲究实惠、可靠,“花瓶”优势瞬间被打成负资产。某位508L车主那句“25万买的,二手9万给都没人要”,早成这个品牌的痛点笑谈。
法系车在中国的生存不是“情怀+设计”即可解决的命题。2023年标致年销量不到2.5万辆,连国产自主品牌一天销量都比不上。4S店缩水到不到一百家,全国大片区域售后网点形同虚设。这不是一两个浪漫广告词可以遮掩的困难,甚至连圈内人都认为该“断臂求生”了。但在标致摇摇欲坠之时,东风汽车坚定选择了“技术联姻”——把自家最硬核的三电技术奉上神坛,跟法方联合打造新一代新能源车型。
在新能源驱动下,标致首款合作车型e5008曝光,东风马赫E电池硬核加持,电池安全做到了能扛子弹,续航也向比亚迪、特斯拉看齐。欧洲人的设计底蕴和中国人的工程实力叠加,标致化身成“技术流”,终于站到了主流赛道。这一次,“情怀”多了一层“拼科技”的底气,甩掉了中看不中用的标签。可以说,法系车开始“接地气”了。
网络端,各路车主和网友炸了锅。有人拍手称快:“东风的三电+标致的设计,组合拳终于来了!”有人则嗤之以鼻:“市场早被别人瓜分完了,醒得还是有点晚。”在各种调侃、失望、期盼中,有个声音清醒直白:“有设计还要有售后网点,不然再美也没人接盘。”背后,是标致渠道困境的现实——没有服务保障,哪来的用户信任?
在汽车圈,浪漫不能吃饭,技术才是硬通货。湖北省明确“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目标,从政策、资金、供应链多维度支持神龙系,让标致拥有了呼吸空间。东风与斯特兰蒂斯强强联手,中国芯牵手法国魂,新车非但设计感十足,安全、续航、智能化也有了实打实的升级。此外,别忘了那些死忠粉丝:“法系只有懂车的人才会买”,在新能源时代,这波“懂行”人群正迅速向“颜值+科技”派转型。
这场反转之战,既充满风险,亦蕴含巨大机会。政策、技术、老用户情怀三位一体,为标致在中国市场续命创造了条件。如果能打破传统的法式执拗,敢于给前脸加镀铬、让中控屏像国产车一样大,持续“入乡随俗”、升级渠道,标致未必不能再度翻身。否则,注定会像许多出局的外资车企一样,成为历史尘埃。
标致一直像极了那个追求极致香水气味的调香师,执着中不免迷失方向。如今的标致,正面临一个选择——要继续沉醉于浪漫自赏,还是学会向现实低头?中国是全球最大新能源车市,是车企试错成本最低、变革动力最大的市场。一旦标致的“神龙制造”e5008正式落地,法系车或将迎来新纪元。
在这场“中国速度”与“法国浪漫”的碰撞中,如果标致能完成技术上的“自我救赎”,其存活将不仅给中国车市更多元选择,甚至有可能拉动欧美车企的一轮“逆向学习”。但如果失败——法系车将彻底成为中国人记忆中的“异国旧爱”,这无疑是整个行业的损失。
中国车市需要标致这样的“叛逆者”。不是因为情怀,而是因为它代表着世界汽车文化中的另类思考和技术创新方向。当大家都走在同一条技术主线时,只有留下像标致这样的异类,才能让行业保持活力和想象力。真正的悲哀,是所有品牌都变得千篇一律——那时,才是中国汽车最没劲的明天。
所以,标致不能退出中国,起码现在不能。中国车市,需要这出“法式浪漫与中国速度”的大戏继续上演——这样,才有更多传奇等待被书写。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