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交警查超标电动车的场景很常见,不少车主心里犯嘀咕:“明明是厂家生产的车,为啥只查我们这些骑车的?”其实这事儿没表面那么简单,背后藏着不少老百姓容易忽略的门道,3个关键原因或许能解开大家的疑惑。
1. 交警管路面,厂家归市监,各司其职没权限。
咱们得先搞明白,不同部门有不同的“责任田”。根据规定,交警的本职工作就是维护道路交通安全,查处闯红灯、超速、无牌上路这些路面违法行为,这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给他们的明确职责。
而厂家生产环节的监管,归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比如查生产标准、罚不合格产品,这些都不在交警的执法权限里。
就像医生管治病不管制药,交警也没法越界去查工厂,不是他们不想管,是真没这个权力。
2. 超标车不全是“原厂货”,车主改装占不小比例。
很多人以为超标车都是厂家直接生产的,其实不然。有些车出厂时是合规的,但车主为了“跑得快、装得多”,自己找人改装——卸限速器、加电池、改电机,这些操作让合规车变成了超标车。
昆明就查过一辆被改成“异形”的电动车,加装的部件不仅违规还改了重心,特别危险。这种车主自己改出来的问题,自然得由使用者承担责任。
3. 过渡期给足缓冲,查车是倒逼合规。
考虑到大家换车不容易,全国很多城市都设了3到5年的过渡期,车主可以申请临时号牌,慢慢置换合法车辆。
比如包头就规定,超标车申请过渡期号牌后能再骑5年,不会“一刀切”。交警现在查车,更多是提醒大家规范骑行,避免安全隐患,毕竟超标车速度快、刹车差,出事的风险比合规车高得多。
其实厂家也不是没人管,2024年全国市监局就查处了上万起超标车生产销售案件,罚款超3亿元。说到底,交警查车主、市监查厂家,只是分工不同。
要是咱们买车时多留意合规性,不随意改装,源头治理加末端规范,超标车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