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二手车市场发生的一起纠纷,给所有考虑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提了个醒。江苏徐州的杨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把蔚来EC6卖掉一年多后,竟然还在为这辆车的电池支付每月上千元的"冤枉钱"。
事情要从2022年说起。当时杨女士名下登记了一辆采用"车电分离"模式的蔚来EC6,也就是只买车不买电池,电池采用租赁方式。这种模式购车时能省下7-12万不等的电池费用,但需要按月支付电池租金。2023年6月,杨女士通过二手车商将车辆寄售,9月成功卖出。但问题就出在:车辆虽然完成了产权过户,电池租赁合同却还在杨女士名下。
"我完全不懂这些门道,以为车卖了就自动转移了。"杨女士说。直到2024年1月收到蔚能公司的催款通知,她才发现新车主已经4个月没交电池租金了。更糟的是,新车主彻底失联,电话成了空号。这一年多来,杨女士被迫代缴了27000多元租金,还因此被起诉导致银行账户被冻。
二手车商刘先生表示,在销售时已向买家说明是租赁电池,前4个月买家也确实正常缴费。但关键问题在于:没人提醒需要单独办理电池租赁合同的转让手续。瓜子二手车平台回应称,交易记录显示车辆信息中标注了电池租赁情况,但具体合同条款需要核查。
目前杨女士已将买家、车商和平台三方告上法庭。案件将于9月12日在泰兴法院开庭。这起纠纷暴露出新能源二手车交易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1. "车电分离"模式存在权责盲区
与传统燃油车不同,采用电池租赁的电动车实际上涉及两个合同:车辆所有权和电池使用权。很多消费者甚至车商都不清楚,卖车时需要单独办理电池租赁合同的变更手续。蔚来官方表示转租流程其实很简单,只需新老车主在APP上操作即可,但前提是能联系到对方。
2. 二手车商专业度不足
涉事车商承认,对这种特殊交易模式缺乏经验,"以为电池会随车自动转移"。在新能源车快速普及的当下,二手车从业者急需补足相关知识盲点。特别是对电池租赁、换电等创新模式,更需要建立标准化的交易流程。
3. 平台监管存在漏洞
作为中间方的瓜子二手车,虽然在车辆信息中标注了电池租赁情况,但未能确保关键条款的落实。平台需要完善对特殊交易模式的提示机制,比如强制要求上传电池合同变更证明等。
■ 蔚来EC6产品力分析
抛开这起纠纷,我们来看看这款车本身的实用性。EC6是蔚来2020年推出的中型纯电SUV,定位介于ES6和ES8之间,采用标志性的溜背造型。
动力方面,搭载70kWh或100kWh电池组,NEDC续航最高615公里。支持换电技术,这也是电池租赁模式的基础。性能版零百加速仅4.5秒,配备空气悬架,操控表现突出。
空间上,虽然采用轿跑设计,但后排头部空间通过掏空处理得到保证。标配女王副驾、NOMI语音助手等配置,车机流畅度在同期产品中处于第一梯队。
不过要注意的是,电池租赁模式虽然降低购车门槛,但长期使用成本需要仔细计算。以标准续航版为例,车价减7万后每月需付980元租金,6年租金总额就超过7万。适合短期使用或计划频繁换车的用户。
从二手车市场看,EC6保值率处于新能源车中上水平,但电池租赁车型的残值计算更为复杂。建议买卖双方一定要:
1. 确认电池租赁状态
2. 完成合同变更手续
3. 保留完整交易凭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