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问界都在做“家”,为什么奥迪非要造一台“最后的恐龙”?

奥迪终于不装了,摊牌了。

在所有人都以为BBA要集体躺平,准备和新势力们换个赛道掰手腕的时候,奥迪突然整了个大活儿,把压箱底的奥迪Q9给抬了出来。

理想问界都在做“家”,为什么奥迪非要造一台“最后的恐龙”?-有驾

这事儿就有意思了。

讲真,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什么蓝海红海了,这他妈的简直就是地狱。你前脚刚发布个新车,说我续航800公里,后脚就有人敢说我充电5分钟跑200公里;你这边刚说我冰箱彩电大沙发,那边直接把IMAX影院和健身房都给你塞进去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掀桌子”时代,所有人都杀红了眼,核心逻辑就一条:我活不下去,你们也别想过安生日子。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大,也不是把对手的蛋糕抢过来,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大家一起喝西北风。

在这么一个连呼吸都嫌浪费能量的“黑暗森林”里,奥迪,这个曾经的“灯厂”,这个一向以稳健甚至有点迟钝著称的德国老钱,突然说要搞一个全新的、巨大的、旗舰的、而且还可能塞一个V8双涡轮发动机的Q9。

就问你怕不怕?

同行看了都得傻。这感觉就像什么呢?就像修仙小说里,所有门派都在研究怎么用“灵力互联网”搞直播带货卖丹药,结果昆仑山突然闭关了三年的掌门真人出山了,手里攥着个金光闪闪的玩意儿,大家以为是什么新法宝,结果真人一开口:“看,吾炼化了三千魔神,铸成此最终兵器——板砖。”

理想问界都在做“家”,为什么奥迪非要造一台“最后的恐龙”?-有驾

所有人都懵了。大哥,时代变了,现在流行飞剑阵列无人机,流行远程咒法打击,你这板砖……有啥用?

奥迪Q9,尤其是那个还在纽博格林赛道上撒欢的SQ9,就是这块板砖。一块用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超过600匹马力、四出排气和各种运动套件精心打磨出来的,泛着旧时代荣光的、无比精美的板砖。

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它不是来解决问题的,它是来表明态度的。

什么态度?就是“老子不玩了”的态度。

你看它的设计,分体式大灯,发光的四环LOGO,贯穿式尾灯。这些是什么?这些是奥迪在用自己并不熟悉的方式,努力向这个时代挤出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它在说:“你看,你们要的这些花里胡哨的,我也有,我会做,别逼我。”

但它的核心,那个V8,才是它真正的嘶吼。

在一个人人都把发动机当成累赘,恨不得抠下来换成沙发的时代,奥迪反其道而行之,把一个巨大的、能吞噬汽油和空气并将其转化为咆哮与热浪的“玄学心脏”又给供了出来。这玩意儿就像一个压缩的荣耀毛巾,展开来全是旧日支配者的肌肉线条。

这是一种宣言,一种近乎自爆的宣言。奥迪在告诉世界,尤其是告诉它的老对手奔驰和宝马:你们还在那儿纠结纯电平台还是油改电,还在研究屏幕怎么能更大一点,智能语音怎么能更骚一点,我直接把我们最后的、最骄傲的、最蛮不讲理的东西拿出来了。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我作为一个开了好几年车的中年人,看到这种新闻,内心其实是复杂的。一方面,我觉得奥迪这操作简直是“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级别的离谱。你现在推出一个大排量V8的旗舰SUV,目标市场还是北美,这是图啥?是觉得那边的油价还不够高,还是觉得那边的环保组织战斗力不够强?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这车要是真来了,面对的是一群什么样的怪物?是理想L9那种把家庭用户拿捏到死死的“奶爸神车”,还是问界M9那种恨不得把华为所有技术都打包塞进去的“科技堡垒”?你一个V8,在这里除了要交巨额的排量税,除了在加油站接受新能源车主的注目礼,还能干啥?

讲真,奥迪4S店的咖啡意外的还行,比不少咖啡店都强,这倒是没退步。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又特别能理解这种近乎“颠了”的执念。

这就是“品牌玄学”。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品牌,比如奔驰,比如特斯拉,比如苹果。你不能用纯粹的性价比去衡量它。会买奔驰S级的人,他真的在乎你那套车机流畅不流畅吗?他在乎的是那个三叉星徽立在车头时,阳光洒下来的角度。会买特斯拉的人,他真的在乎你内饰简陋不简陋吗?他在乎的是那种“我来自未来”的科技信仰。

理想问界都在做“家”,为什么奥迪非要造一台“最后的恐龙”?-有驾
理想问界都在做“家”,为什么奥迪非要造一台“最后的恐龙”?-有驾

奥迪也想成为这样的存在。它知道,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的牌桌上,它已经没有先手优势了。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根本不在于激光雷达或者算法,而在于山东聊城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AI算力再强,责任也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永远无法用技术去战胜民粹。

所以,奥迪选择在另一个维度上,把自己的信仰重新立起来。

这个信仰就是“机械的终极浪漫”。V8发动机,就是这个信仰的图腾。它不环保,不经济,甚至不“智能”,但它能提供一种情绪价值,一种纯粹的、原始的、让肾上腺素飙升的驾驶乐趣。这种乐趣,是电机永远给不了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V8发动机比喻成最后的恐龙,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所以奥迪Q9这车,它压根就不是做给普通消费者的。它是奥迪的一次“提纯”。它在用一种近乎吼叫的方式,筛选自己的信徒。

“嘿,那个还对内燃机抱有幻想的家伙,那个还觉得发动机轰鸣是天籁之音的家伙,那个还相信机械质感胜过虚拟屏幕的家伙,看这里,我为你准备了最后的晚餐。”

这是一种双向奔赴。

所以这车能卖好吗?在中国的路上能见到吗?我不知道,逻辑上讲,很难。

但对于那个真正爱奥迪的人,那个固执地认为“灯厂”的光芒应该来自于机械和性能,而不是来自于氛围灯的人来说,这一切分析、一切市场、一切对手,都毫无意义。

他买的不是一台车,他买的是四个圈最后的倔强。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理想问界都在做“家”,为什么奥迪非要造一台“最后的恐龙”?-有驾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