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开头条,就有很多零跑的短文推送,内容其实都差不多,就是夸车子好。作为一个零跑C11的车主,我觉得这些短文都夸大其词了。现在用车三个月了,对这车子也非常有感触。如果要说这车子最大的亮点,的确是它的价格和空间,毕竟同级别里还算便宜,空间也不错,能跟比亚迪海狮、蔚来那啥的比一比,空间都优势挺明显。光光这些优势掩盖不住车子真实的硬伤。
我刚开始买的时候,心想,便宜还能凑合用,不哭不闹就行。买了个智尊版,价格最贵,但用了一段时间后就发现了许多问题。异响,风噪,天呐,这不是我想象中的性价比。车的风噪其实挺突出的,从60公里开始就能听到那种吹哨一样的嗖嗖声,特别烦。有人说这可能是门窗的密封问题,特别是那个门边的三角块。其实我还在网上找方法,试图自己搞定。开玩笑,我对这些机械细节不太懂,但确实试过改装和调节,效果还是有限。
我还记得那次在微信群里看有人还讲,风噪特别大,还被老司机说用风挡分分钟教你回来。我就纳闷,这点风噪值得吹成这样吗?我的两个车窗玻璃差不多,左边的缝明显比右边大,导致左边经常漏风,吹哨声就从那来的。这就反映出了点设计缺陷——用料糙,装配粗。全车的门窗,特别是走水泥路时,吱吱响得我心烦。这还不是最让人心塞的,雨刮的质量也差,才三个月,就出现道道水痕。试想一下,这利润低到这样,产品质量还能好到哪儿去?
那天我还翻了下笔记,关于三电的话题,百公里电耗大概在17升多,估算剩下的路程其实不算多(不确定,这种估算总带点主观),在这个级别上,这电耗是正常值——能跑的距离虚一点,也似乎是必然的。真要硬币能跑多少,没细想过,其实还是受电池容量有限制。毕竟如果要追求续航,电池装得多点也得多贵。看到APP上的续航里程显示有时会被虚标,我就想,厂家是不是也在不同意这个数据造假策略,说白了,都是算得偏理想化。
让我觉得特别真的,是我身边的朋友,还有那修理工的话:他们都觉得这个价位的车,做工和用料都差不多,甚至可能比一些便宜货还差点——比如在装配上,门卡边角不光滑,塑料件有松动。这些细节其实很微妙,但从我开车三个月的感受来看,马上就能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影响。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供应链博弈中,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把控,成本控制到了极致。用料变得省点,最后用户体验就变差——但反正车价低啊。
说到这,我也得反悔几句,之前说零跑没竞争力。价格便宜,确实吸引不少预算有限的人,但别被低价圈粉了。你想要马儿跑,又得它不吃草?难呀。其实我一直猜测,很多夸车的文章,可能也是厂家或者某些媒体宣传的说明,但真拿用车体验说事,不太一样。比如我对比过,同价位的智驾配置,蔚来和比亚迪都更用心一些,料到更厚道,做得也更细腻。
零跑的研发、供应链管理,硬件上的确有自己的斤两。我还记得试乘别的车的时候,比如比亚迪海狮,感觉更安静一些,噪音感少了不少。零跑的车,尤其高速时候的风噪,和我这C11一比,还真不算低,但出于对价格的认知,我就只能忍一忍。别的品牌,比如蔚来用料更好,智驾功能也更智能,但我买新款16,觉得还香的原因,大概就是那份用料还可以接受。要不然,我也不至于等到19年,觉得车变得宽敞点更舒坦。
对了,记得有一次我带朋友试驾,他直说:哎,这车噪音挺大。我整个人都觉得尴尬,因为确实是这样,无论你怎么调节门封,都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买车的初心就是图个平衡:预算+实用+体验加分。零跑的空间优势,能不能弥补这些实际的小毛病?这是个问题。要我说,用料不够扎实,售后又不靠谱,硬要喊性价比,我觉得挺难的。
某次我想到一个点——我车上有个塑料导轨,帮门窗降噪用。用一段时间后,这导轨的小破损还让我琢磨:设计师考虑过没有?可能没。就像我朋友说的:公司干事沉不下心,只想吹吹打打。我心里暗笑:真的是这样。再想想,那些被夸中控界面漂亮的车,实际用起来手感不佳,那就算了。反正,我觉得还是要把实际体验扯出来。
最近有人问我:你觉得,领跑C11跟比亚迪海狮,哪个更值得买?我还真没想那么深,只知道,预算有限,这两个车型都挺代表性的。主打性价比的,当然是二者之中,哪个更省心点,就看配件、售后、用料这三块。
其实吧,买车这事,就像你去菜市场买菜,说白了就是花一分钱,想买点好吃又不贵的。可惜,很多时候,便宜的背后,是捡了个漏。车里那点小毛病,我知道归知道,但真正的用时,还是挺烦的。比如我在抖音上看到有人说:这款车,风噪那么大,真是糟心。我心里想,是不是真的,还有其他隐藏的问题?或许只是我偏执了点,可搞笑的是,连售后也帮不上忙。
我觉得这些实实在在的角角落落,才是真正的用车滋味。你会发现,越是便宜的车,越容易被放大缺点,然后被用作缺点典范。但真要说心里话,就算把这些毛病都忽略掉,买个车,本来就是一场折中。你说,这样的折中,是不是套路多一些?还是用户忍耐多一些?这,留给每个人去思考。
(这段先按下不表)还是得问一句——你,遇到车子噪声大,或者品质不够牢靠时,会怎么想?会不会也只会忍或者抱怨几句,就算了?还是会去调研,找办法解决?我想,这大概就是一种用车态度吧。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