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问界M9的战报,我都觉得这世界有点魔幻。什么累计交付破24万,什么18个月蝉联50万级销冠,市占率70%,这些数字就像是游戏里开了挂打出来的,充满了不真实感。在这个价位,大伙儿买车不都得讲究个牌子、讲究个传承、讲究个能让丈母娘点头的“德味儿”么?结果华为这个不务正业的,硬生生把一个汽车品牌,干成了一个数码产品,而且还是顶配爆款的那种。这事儿本身就挺赛博朋克的。
最近这帮人又整了个大活,给问界M9全系OTA,上了个叫“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玩意儿。听听这名字,乾崑,感觉下一步就要渡劫飞升了。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告诉所有还在研究菜单的同行,别点了,没菜了,锅都让我们端走了。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年轻人的第一碗饭给抢了,那华为这次就是连后厨大师傅的铁锅都没放过。
咱们先聊聊这个所谓“车位到车位2.0”,听起来就一股子产品经理的KPI味儿。但你实际琢磨一下,这事儿就变得非常恐怖了。以前的智能驾驶,哪怕吹得天花乱坠,本质上是个“渣男”。它把你从A点大马路送到B点大马路,到了目的地大门口,系统“叮”一声,说:“亲,我就送你到这儿了,剩下的路你自己走吧。”然后你就得自己一头扎进商场那个比盘丝洞还复杂的地库里,跟各种牛鬼蛇神斗智斗勇,找车位找到怀疑人生。
这种体验的割裂感,就像你看一部史诗大片,看到最后决战,突然屏幕一黑,弹出个二维码让你扫码看结局一样。极其败兴。
但华为这个“乾崑”不一样,它是个顶级“赛博管家”。你跟它说,要去商场负三层靠近B区电梯口的那个充电桩。它不是把你送到商场门口,而是直接一条龙服务,从你家小区地库的停车位出发,无缝衔接城市道路,再钻进对方的地库,精准找到那个充电桩。中间遇到环岛、遇到临停占道的“卧龙凤雏”,它处理得比很多新手司机都丝滑。这已经不是辅助驾驶了,这是把一个驾龄二十年的老司机灵魂塞进了你车里,还是个不喝酒不路怒情绪稳定版的。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每次去医院或者大型商场,最痛苦的不是堵车,而是停车。那个过程简直就是对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而现在,你可以开到地库入口,选择一个“离车泊入”,人直接下车潇洒走人,车子自己像个幽灵一样,在狭窄的通道里闪转腾挪,找到车位把自己塞进去。它甚至还能在大灯上投出“礼让中”的字样,跟路过的车辆和行人打招呼。三体人看了怕是都要气活了,科技的魅力不是用来探索宇宙,而是用来解决停车难的。就问你魔不魔幻?
这种从“出门”到“落座”的全流程打通,才是真正的智能。以前我们聊智能汽车,都在聊什么算力、什么激光雷达、什么芯片,一堆冰冷的参数。但用户要的不是参数,用户要的是一种“堕落”的体验。我就是要懒,就是要不动脑子,我付了钱,你就得把我伺候舒服了。问界M9这套逻辑,就是典型的产品经理思维降维打击传统工程师思维。能用体验解决的问题,跟你扯什么硬件?
再说说安全,这又是另一个被车圈讲烂了的话题。但华为的玩法更像是修仙小说里的“肉身成圣,法宝护体”。他们搞了个面向L3的架构,说白了就是硬件冗余拉满,时刻准备着帮你“挡刀”。
最骚的是那个驾驶员监测功能。车里的摄像头跟个纪委书记一样盯着你,一旦发现你开车打瞌DMS、犯病了、或者突然开始模仿蔡徐坤打篮球导致精神涣散,系统会立刻接管。先是警告你,看你没反应,就自己稳住车道,然后慢慢减速靠边停车,最后打开双闪,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等人来救。这个功能,覆盖了你自己开和车子自己开的全场景。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台车从底层逻辑上就不完全信任你这个驾驶员。它骨子里认为,人类,是不靠谱的。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犬儒主义洞察,也是对现实世界最精准的判断。毕竟,自动驾驶最大的敌人不是技术本身,而是马路上那些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秒会干什么的“天选之子”,以及坐在驾驶位上随时可能“灵魂出窍”的你自己。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比喻成修仙有点扯淡,但你仔细想想,这帮工程师可不就是天天在“炼丹”么?他们把海量的真实路况数据,什么鬼探头、老头乐横行、外卖小哥玩命漂移,这些“道诡异仙”一样的场景,全部扔进云端一个叫WEWA的“炼丹炉”里,日夜淬炼,然后把炼出来的“保命金丹”实时同步到每一台车上。你的车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背后站着千千万万个“道友”用血泪换来的经验。
这就是降维打击。当别人还在跟你聊单个硬件有多牛逼的时候,华为已经把话题拉到了“集体智慧”和“持续进化”的层面。这就像两个武林高手比武,一个人还在秀自己的宝剑有多锋利,另一个人直接从背后掏出了加特林。这比赛还怎么打?没法打了。
所以,问界M9的成功,本质上不是车的成功,而是一套世界观的成功。它告诉你,在智能电动车这个“黑暗森林”里,不存在什么温良恭俭让,只有你死我活。最好的防守就是掀桌子,最好的体验就是让用户彻底“变懒”,最好的安全就是压根不信赖人类。它把所有高大上的技术名词,最后都落到了“帮我停车”、“救我狗命”这种最朴素、最民粹的需求上。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这种高度智能化的东西,也带来了一种新的“玄学”。你开着它,会慢慢地对它产生一种依赖,一种近乎信仰的信任。这种感觉和当年果粉对iPhone的感情很像。它好在哪?说不出来,但就是用着舒服,离不开了。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用户粘性,也是品牌最深的护城河。
所以别再问为什么问界M9卖得好了,因为它根本就没把自己当成一台传统的车在卖。它卖的是一个解决方案,一个让你在越来越复杂的城市出行中,能够保留一丝体面和从容的“任意门”。当然,归根结底,它也只是一堆代码和硬件。它可能会犯错,可能会出BUG。但能过,就是能过。在同行们还在及格线挣扎的时候,它已经交了一份85分的卷子,而且还在跟你说,它每天都在学习,下次能考90分。
我靠,这简直不是给人用的!这是给未来人用的。我们就偷着乐吧。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