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术语变化
你有没有注意到,现在各家车企讲智能驾驶的时候,说法都变了?以前动不动就说“智能驾驶”,现在都不这么叫了,改成“辅助驾驶”了,最多也就是在前面加个“高级”两个字。
其实从今年开始,各个相关部门就开始发声了,针对智能驾驶行业里的一些乱象,开始提出一些提醒和规范。咱们来梳理一下时间线,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加强
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开了个会,专门讨论智能网联汽车的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的问题。会上明确说了,车企不能乱吹牛、搞虚假宣传,还特别强调要“说清楚系统能干啥、不能干啥,以及遇到问题怎么处理”。
第二天,也就是4月17日,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也发话了,建议车企得建立一套机制,帮助新用户更快地了解和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辅助驾驶功能,知道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这样能减少因为误操作引发的事故,保护品牌形象。
到了4月2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发了个倡议书,要求企业严格按照《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来命名自己的功能,别再用那些模糊或者容易让人误解的说法了。
7月23日,公安部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正式表态,明确了现在市面上很多所谓的“智驾”系统到底是什么性质。他们说,目前这些系统其实都还只是辅助驾驶,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也就是说,开车的责任还是得由驾驶员自己来承担。当天,科技部也发布了《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给行业划了条伦理底线。
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也转发了这些消息,说明这件事挺受关注的。
除了政府部门接连发声,车企这边也纷纷表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用户安全至上
在长安汽车新集团的沟通会上,阿维塔的总裁陈卓回应了最近大家非常关注的懂车帝智驾测试。他说:“排名确实重要,但也不是绝对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关注用户的实际使用安全。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努力,把更先进、更安全的驾驶体验带给我们的用户。”
智能驾驶需谨慎使用
小米汽车提醒大家:“现在的辅助驾驶还不能算自动驾驶,大家要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功能,时刻关注路况,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总经理刘昌业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不是替你开车,而是保护你的安全。所有车企都应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智能驾驶需理性看待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卢放说:“现在智能驾驶的宣传有点混乱,经常把一些概念搞混,甚至以偏概全,这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车企在做宣传的时候,一定要守住底线,不能为了卖车就夸大其词。得把智能驾驶的实际能力讲清楚,让消费者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希望大家消费者别太冲动,多想想,最好亲自去试驾体验一下。”
从各方的表态来看,国家其实已经注意到智能驾驶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正在想办法去整顿和规范这个行业。大多数车企也在积极响应,因为从技术上来说,现在的智能驾驶还只能算作辅助驾驶,根本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脱手’或者‘脱眼’。目前大部分车都还在L2级别,不管后面加多少个9,都不可能达到L3的标准。
自动驾驶仍需谨慎
有人觉得,现在的智能驾驶已经到L3级了,只是因为法规没跟上。其实呢,在高速路上,确实有点接近L3了,但一到市区,特别是那种路况复杂的地方,比如人车混行、有违规的司机或者行人,现在的自动驾驶就有点吃力了,处理起来还不够成熟。
所以这次各个相关部门出来发声, really 是很有必要的。在真正完全自动驾驶普及之前,大家还是要保持谨慎,别太依赖这些系统,毕竟安全还是得靠自己,咱们得当好交通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