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要踢走中国供应商?陶琳一句话砸破传言!

  95%国产化率+400家伙伴,这依赖谁能替代?

  “特斯拉要把中国零件全换掉?”

  “以后买Model Y要多花2万?”

  “深圳的特斯拉供应商要停工了?”

  11月中旬,《华尔街日报》一篇“特斯拉要求美国工厂2年内排除中国零部件”的报道,像一颗炸弹炸了市场!供应商连夜开会,消费者纠结订车,连分析师都吵翻了——有人说“特斯拉在跟风脱钩”,有人喊“中国供应链不能少”!

  就在全网慌神时,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直接“下场”!11月26日,她在社交平台发文,一句话戳破传言:“供应商的原产国,从来不是我们的排除标准!”

  还不够!她紧接着晒出“硬证据”:上海工厂95%零件产自中国!400多家本土供应商深度绑定!60家中国伙伴已进入特斯拉全球采购体系!

特斯拉要踢走中国供应商?陶琳一句话砸破传言!-有驾

  这到底是公关话术,还是真实现状?特斯拉真能离开中国供应链吗?今天咱们把这事聊透,看看陶琳的回应里藏着多少“真心话”!

  一、传言有多“狠”?供应商慌了,消费者急了,市场吵翻了天!

  先说说这波传言有多离谱,简直是“精准打击”供应链神经!

  《华尔街日报》11月15日爆料:“特斯拉要求美国工厂供应商,未来1-2年换掉所有中国零件!现在已经开始替换部分部件了!”

  消息一出,连锁反应立马来:

  - 供应商慌了:深圳一家给特斯拉做充电桩外壳的厂商,老板凌晨3点在群里发消息:“要是真不用咱们的件,生产线得停一半!”还有做电池管理系统的企业,已经派人去东南亚考察工厂——怕被“踢出局”;

  - 消费者急了:Model Y车友群里炸了锅!有人说“95%中国造才卖26万,换进口零件不得涨到28万?”有人纠结“要不要现在订车,万一以后涨价了咋办?”;

  - 分析师吵翻了:有人翻出特斯拉德州工厂的采购清单,说“确实少了些中国零件”;有人反驳“那是区域采购调整,不是全局脱钩”;连华尔街投行都分歧:高盛说“影响有限”,摩根士丹利却把特斯拉评级下调了一级!

  更让人慌的是,一开始特斯拉没回应!越不说话,传言越像真的!有供应商吐槽:“我们问特斯拉采购经理,对方只说‘等通知’,这不是默认是什么?”

  你想想:如果特斯拉真“去中国化”,400多家中国供应商怎么办?上海工厂30秒一辆车的速度还能保得住吗?咱们能买到的“全球最低价”特斯拉,会不会就此消失?

  二、陶琳“火力全开”辟谣!4句话戳破传言,每句都有硬数据撑着!

  就在传言发酵到顶点时,陶琳的回应来了——没有官话套话,全是“干货”,每句都像一颗“定心丸”!

  1. 第一句:标准只有4个,跟“中国”无关!

  “无论是美国、中国还是欧洲,特斯拉选供应商,只看质量、总成本、技术能力成熟度、长期供货连续性!原产国?从来不是排除标准!”

  这句话直接打了传言的脸!什么“排除中国零件”?根本不存在!

  陶琳这话不是空口说的——特斯拉德国工厂用着中国宁德时代的电池,美国德州工厂采购着中国旭升集团的铝合金部件,上海工厂更不用说,从螺丝到电机全是中国造!

  有特斯拉采购负责人透露:“我们选供应商,是‘盲审’——先看样品质量、报价单、产能规划,最后才看产地,从来不会因为‘是中国造’就划掉名字!”

  2. 第二句:全球最低价,全靠中国供应链!

  “咱们国内消费者能用全球最低的价格买Model 3/Y,可要归功于上海超级工厂的‘中国智造’!”

  这话太实在了!你知道吗?中国市场的Model 3起售价23.19万,比美国便宜近2万美元,比欧洲便宜1.5万欧元!为啥这么便宜?

  答案就在“95%国产化率”里!100个零件里,95个是中国造——宁德时代的电池比进口便宜20%,福耀玻璃的车窗成本低15%,拓普集团的底盘部件比海外供应商省10%!

  要是换成全进口零件,Model Y的成本至少涨1.5万元!你觉得特斯拉敢涨吗?肯定不敢!现在比亚迪、小米都在抢市场,一涨价就等于把客户推给对手!

  3. 第三句:400家伙伴绑定,60家走向全球!

  “很骄傲能和中国本土的400多家供应链伙伴合作,还把60多家引入特斯拉全球采购体系!”

  400多家!这是什么概念?从电池、电机到内饰、芯片,特斯拉在华的供应链已经“全链条覆盖”!

  比如:

  - 宁德时代:给全球特斯拉供磷酸铁锂电池,上海工厂的Model Y每辆车都装它的电池;

  - 汇川技术:电机效率比行业高5%,现在给特斯拉德国工厂供货;

  - 旭升集团:铝合金部件轻量化做得好,美国德州工厂的Cybertruck也用它的件;

  这60家“走出去”的供应商,更是中国智造的“名片”!深圳的信维通信靠给特斯拉供天线,打开了欧洲市场;宁波的舜宇光学做的车载镜头,成了特斯拉全球工厂的标配!

  陶琳这话的潜台词很明显:“我们不仅不踢走中国供应商,还带他们赚全球的钱!这叫脱钩吗?”

  4. 第四句:上海工厂是“全球出口中心”!

  “上海超级工厂的车,远销欧洲、亚太!数百万用户开的,都是‘中国造’的特斯拉!”

  数据更有说服力:2024年,上海工厂全年下线300万辆车,其中100万辆出口到全球!日本、韩国、新加坡的消费者,开的Model Y,不少都是从上海港运过去的!

  要是真“去中国化”,这些出口订单谁来接?德州工厂产能跟不上,柏林工厂成本太高,上海工厂才是特斯拉的“全球产能支柱”!

  有特斯拉中国工作人员直接对媒体说:“陶总的表态,就是对‘去中国化’传言的直接否认!我们不会因为产地放弃优质供应商!”

  三、中国供应链有多“硬”?30秒造一辆车!成本低20%!谁能替代?

  光说不练假把式!陶琳敢辟谣,底气全来自中国供应链的“硬实力”——这种实力,全球找不到第二家!

  1. 速度:30秒一辆车,比美国工厂快1.5倍!

  上海超级工厂有个“神话”:30多秒就能下线一辆Model Y!这速度,比美国德州工厂快1.5倍,比德国柏林工厂快2倍!

  为啥这么快?因为零件“近在眼前”!宁德时代的电池厂离上海工厂不到200公里,当天生产的电池,第二天就能装上车;福耀玻璃的车窗早上送过来,下午就组装——要是换成从东南亚或美国运零件,光物流时间就得3天以上,速度怎么可能快?

  2. 成本:比美国低20%,比东南亚低15%!

  中国供应链的成本优势,全球没对手!比如一个Model Y的底盘部件:

  - 中国供应商报价800元;

  - 美国供应商要1200元;

  - 东南亚供应商要1000元,还不包物流;

  要是美国工厂全换非中国零件,每辆车成本至少涨1.5万美元!特斯拉还能卖现在的价吗?肯定不能!消费者不买账,销量不得跌?

  3. 技术:从“代工”到“领跑”,中国供应商早不是“低端货”!

  以前有人说“中国供应商只会做低端零件”,现在早不一样了!

  - 宁德时代的4680电池:能量密度比松下高15%,充电10分钟能跑400公里,特斯拉全球车型都在用;

  - 中芯国际的车规芯片:14纳米工艺稳定量产,跟台积电的差距越来越小,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芯片就有它代工的;

  - 德赛西威的智能座舱:支持鸿蒙互联,语音控制响应速度比博世快0.3秒,成了特斯拉新车型的标配!

  这些技术,不是说找个替代就能有的!东南亚工厂连车规级芯片都造不了,美国供应商的交货周期要6个月——特斯拉等得起吗?

  4. 稳定性:95%国产化率,连续3年没断供!

  陶琳2023年就说过“上海工厂95%国产化率”,2025年还在强调这个数!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供应链的稳定性!

  2024年全球芯片短缺时,上海工厂靠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的供应,没停过一天产;2025年东南亚暴雨冲了零件厂,上海工厂靠本土供应商补位,产能没受影响!

  对比之下,特斯拉德州工厂因为缺中国产的传感器,曾停产过3天;柏林工厂因为进口电池物流延迟,产能掉了10%!

  你说,特斯拉能放着稳定的中国供应链不用,去赌不确定的海外供应商吗?

  四、传言不攻自破!特斯拉不仅没“离开”,还在“加码”中国!

  要是真像传言说的“去中国化”,特斯拉会做这些事吗?

  1. 砸50亿建储能超级工厂!

  2025年2月,特斯拉在上海建了第二座超级工厂——储能超级工厂!年产近40吉瓦时Megapack,够1000万户家庭用一年!产品全供全球市场!

  这工厂不是小打小闹,是特斯拉在美国之外的第一座储能工厂!要是想脱钩,会砸这么多钱在华投资吗?肯定不会!

  2. 60家中国供应商“走出去”,不是“踢出去”!

  陶琳说的“60家中国供应商进入全球采购体系”,不是空话!

  - 宁波旭升集团:以前只给上海工厂供货,现在给美国、德国工厂供铝合金部件,年营收涨了3倍;

  - 深圳汇川技术:靠给特斯拉供电机,打开了欧洲市场,现在宝马、大众都找它合作;

  - 苏州科达利:电池壳业务进入特斯拉墨西哥工厂供应链,成了“全球供应商”;

  特斯拉不是在“踢走”中国供应商,是在“带飞”他们!这哪是脱钩?明明是深度绑定!

  3. 上海工厂成“全球出口中心”,不是“区域工厂”!

  2024年,上海工厂出口100万辆车,卖到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要是去中国化,这些出口订单谁来接?德州工厂产能不够,柏林工厂成本太高,上海工厂才是特斯拉的“全球支柱”!

  有特斯拉高管透露:“上海工厂的出口占比还会涨,2025年目标是120万辆!”要是想脱钩,会把这么重要的出口任务放在中国吗?

  五、双赢的局!特斯拉需要中国供应链,中国供应链也需要特斯拉!

  很多人以为“特斯拉是施舍者”,其实是“互相成就”!

  对特斯拉来说:

  - 中国供应链帮它降成本、提速度、扩市场!没有95%国产化率,Model 3/Y卖不了全球最低价,在中国市场打不过比亚迪;没有30秒一辆车的速度,它没法快速响应订单,2024年也卖不出300万辆;

  对中国供应商来说:

  - 特斯拉帮它们“升级打怪”!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就像拿到“全球通行证”——要过特斯拉的质量审核、效率考核,能跟上的企业,技术和管理都会上一个台阶!比如旭升集团,以前只做简单零件,现在能造Cybertruck的结构件,还成了宝马的供应商!

  陶琳说得好:“我们和中国供应商是伙伴,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这种双赢的局,特斯拉会轻易打破吗?

  结语:别再传“去中国化”了!特斯拉和中国供应链,早就是“一家人”!

  陶琳的回应,不是公关话术,是事实!

  95%国产化率、30秒一辆车、400多家本土供应商、60家走向全球、50亿储能工厂——这些数据,就是特斯拉离不开中国供应链的最好证明!

  以后再听到“特斯拉去中国化”的传言,你可以直接反问:“30秒造一辆车的速度,谁能替代?95%国产化率的成本,谁能做到?400多家供应商的产业链,谁能复制?”

  特斯拉需要中国供应链,中国供应链也需要特斯拉!这种“互相成就”,才是全球产业链的正确打开方式!

  你家的特斯拉是哪款?你觉得它的性价比,是不是多亏了中国供应链?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抽3位朋友送“特斯拉中国供应链深度报告”,帮你看懂“中国智造”有多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