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万五购置税,现在买车,是不是49年入国军?

最近一堆人跟疯了一样冲进4S店,就因为销售嘴里那句典中典的咒语:“哥,赶紧买,明年购置税政策一变,你这一下就得多花一万五!”

讲真,每次听到这话,我都想起理发店的Tony老师,拿着电推子在我耳边念叨:“哥,办个卡吧,不然下次洗剪吹都涨价了。”这套路的核心不是让你省钱,是让你焦虑,让你感觉不立刻掏钱,就错过了成为世界首富的最后机会。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一万五,在当下的车圈,算个屁。

为了一万五购置税,现在买车,是不是49年入国军?-有驾

别说一万五,明年某个睡不着觉的老总,早上起来开个会,决定不装了,摊牌了,直接官降三万,你上哪儿说理去?你以为你是在抄底政策,实际上是帮车企清库存,还是站在4890米的高岗上。

我们必须认清一个现实:现在的汽车市场,根本不是什么存量竞争,这是标准的黑暗森林,是修仙小说里的蛊盆。所有车企都是扔进去的毒虫,唯一的KPI就是咬死别人,活到最后。什么品牌调性,什么用户关怀,在“活下去”这三个字面前,都是花里胡哨。

今年9月上了70多款新车,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一个只有十张桌子的麻辣烫店,一下涌进来二百个带资进组的厨子,每个人都说自己的汤底最正宗。结果呢?卖不出去,汤都要熬馊了,怎么办?最好的手段不是拉客,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所以,降价不是选择,是宿命。你看到的是官降一万,没看到的是经销商后院里堆着的那些铁疙瘩,已经快长出蘑菇了,销售经理愁得头发都快薅秃了,暗地里优惠三四万求你提车,嘴上还不敢声张。

为了一万五购置税,现在买车,是不是49年入国军?-有驾

国家这手操作,也很有意思。购置税减半收,还给你设个1.5万的上限。这说明什么?说明上面也门儿清,知道现在这帮车企全靠一口仙气吊着,真要一刀切断了奶,第二天就得集体躺ICU。这操作属于是轻轻打你一巴掌,再给你个枣,意思就是:别总想着躺赢,赶紧自己支棱起来,断奶是迟早的事。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企比作蛊虫可能有点恶毒,但你看看他们发布会上的样子,是不是内味儿一下就上来了?

再说说技术。下半年开始,整个行业跟吃了枪药一样,张嘴闭嘴800V,闭嘴张嘴5C快充,好像谁家车充电慢一分钟,谁就要被开除球籍。我作为一个真实开过好几年电车的中年人,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决定你用车体验的,根本不是这些实验室参数。

我楼下那个充电桩还经常坏,物业说在修了,修了一个月。有时候觉得,最智能的永远是下一个。

你现在买个400V平台的车,明年在充电站,眼睁睁看着人家800V的兄弟,插上枪去隔壁便利店买了瓶可乐回来就充满了80%,你这边进度条才爬了三分之一。那种感觉,比特斯拉发布会上砸玻璃砸出裂纹还尴尬。人家是闪电战,你是诺曼底登陆,一个小时后你还在沙滩上挣扎,人家已经开始庆祝胜利了。这种感觉叫什么?叫电子垃圾。

为了一万五购置税,现在买车,是不是49年入国军?-有驾

更别提自动驾驶了。我一直坚持一个暴论:中国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不在特斯拉,不在华为,在横店门口趴活的老头乐。只要大爷的走位够鬼魅,躺得够果断,你那百亿参数的AI大模型,最后都得听交警叔叔的。技术在玄学面前,不堪一击。

当然,有一种人是超越这一切逻辑的,那就是品牌信仰的信徒。

比如会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聊购置税,他跟你聊马斯克要去火星;你跟他聊降价背刺,他跟你聊软件定义汽车。这不是车,这是信仰,是进入某个圈层的门票。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就像果粉一样,手机信号再差,那也是乔布斯的信号,带着点禅意。对他们来说,早买早享受,这个享受本身就值回票价。

为了一万五购置税,现在买车,是不是49年入国军?-有驾

烦不烦啊,想那么多干嘛!

所以,现在的问题根本不是为“政策末班车”省一万五,还是赌明年降价两三万。这是一个更深刻的问题:你愿意用确定的金钱,去购买一台明天就可能“过时”的产品,还是愿意用不确定的等待,去赌一个技术更迭、价格崩盘的未来?

评论区吵得不可开交。有人骂等等党永远等不来最低点,最后一无所有。有人笑追高党是新时代的活菩萨,用真金白银给车企续命。

你问我怎么选?我的建议是,别选。

真的,把钱攥在自己手里,去看看二手燃油车,你会发现一个充满机械魅力和性价比的新世界。或者,干脆再等等,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掀桌子的疯子什么时候出现,以一种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方式,把整个牌局给扬了。等等党的最终胜利,就是不买。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