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比亚迪商超店玻璃门的那一刻,销售人员热情的笑脸和展车前簇拥的人群立刻告诉你: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不寻常的震动。海豹07DM-i智驾版限时一口价10.28万元,比原价直降5.3万;海鸥智驾版更是跌破6万——这些原本需要精打细算的购车计划,突然变得触手可及。作为年内第三次大规模价格调整,比亚迪此次行动精准聚焦22款智驾版车型,以“限时一口价+国家补贴”组合拳,将高阶智能驾驶功能门槛大幅拉低。
一、比亚迪降价“组合拳”的技术普惠逻辑
本次降价并非简单促销,而是比亚迪战略重心从“硬件平权”转向“智能平权”的关键落子。王朝网和海洋网两大主力系列同步发力:
- 海洋网10款车型: 海鸥智驾版限时5.58万元起,成为全球首款5万级标配L2智驾车型;海豹07DM-i智驾版降幅高达5.3万元,补贴后仅10.28万元
- 王朝网12款车型: 秦PLUS DM-i智驾版降至6.38万元,唐DM-i智驾版15.48万元起,旗舰商务车“夏”限时补贴价21.7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降价车型均搭载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支持自动泊车、高速NOA领航等27项功能。比亚迪通过规模化优势实现技术下放,让消费者以燃油车预算享受智能电车体验。一位刚提车的年轻用户反馈:“5万多的海鸥竟标配自动泊车,通勤拥堵路段启用ACC后驾驶疲劳感显著降低”。
二、行业“多米诺效应”:主流车企集体跟进
比亚迪的定价策略迅速触发连锁反应:
1. 吉利银河: 5月26日宣布全系限时补贴,星愿纯电小车5.98万元起(降9000元),银河E8旗舰轿车下探至13.48万元,新上市的星耀8EM-i以11.58万元打破中端混动定价体系
2. 上汽通用: 借昂科威/君越累计产销310万辆契机推出“一口价”,昂科威较市价直降15%至16.99万,君越15.99万起,凯迪拉克XT4更以15.99万重塑豪华SUV入门标准
3. 零跑汽车: C16增程版等老款车型加入降价行列,C11增程智享版通过限时补贴提升竞争力
短短7天内,超过70款车型调整售价。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降价车型数量同比激增83%,行业竞争格局加速重构。
三、价格调整背后的战略深意
比亚迪此次行动被业内视为三重目标的叠加:
- 年度目标冲刺: 550万辆年销目标需月均41万辆支撑,前4月累计销量138万辆,降价有效激活消费潜力。5月销量迅速攀升至38.25万辆,印证策略见效
- 技术标准迭代: 配合2026年实施的电池新国标(GB38031-2025),加速清库并推进搭载新一代刀片电池的车型上市。技术储备让比亚迪拥有成本优化空间
- 全球化布局: 海外市场1-4月销量增速达91.9%,欧洲多国超越特斯拉登顶。国内价格体系优化为其全球战略提供支撑
正如比亚迪董秘李黔所言:“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将价值反馈用户,这本质是技术普惠”。
四、重构价值链:从价格让利到技术共赢
面对行业对“价格战”的担忧,产业链展现出积极应对:
- 供应链协同升级: 比亚迪、吉利等6家主机厂主动将供应商账期压缩至60天内,缓解上游资金压力
- 服务体验优化: 经销商结合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提供“置换补贴+专属改装件”等组合权益。以秦L DM-i为例,旧车置换可叠加3.3万元优惠
- 技术竞争升维: 行业焦点转向三电系统效率比拼,如吉利雷神电混热效率突破46%,宁德时代超充电池加速普及
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指出:“适度降价是行业成熟必经阶段,下一阶段决胜关键在智能化与供应链效率”。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智驾车型占比亚迪总销量68%,印证技术普惠正成为新增长引擎。
五、展望:智能化普及浪潮下的消费新图景
当NOA导航辅助驾驶成为15万元级车型标配,消费者成为最大受益者。多位车主反馈,智能驾驶功能大幅降低长途驾驶负担,城区拥堵路段跟车体验显著优化。随着800V高压平台、5C超充等技术加速落地,充电焦虑逐步缓解。正如一位刚完成置换的车主所说:“省下的购车预算可用于加装家庭充电桩,日常通勤成本降至每公里0.15元”。
这场由技术驱动的新能源普及浪潮,正在重塑中国汽车产业的价值坐标。当智能化从“高端专属”变为“普惠标配”,整个行业迎来增量拓展的黄金窗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