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内部讲话曝光:用户买车的钱没少一分,我们不能偷工减料!

什么是偷工减料?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标准,比较复杂,但都可以用一句话来统一,就是“产品配不上价格,有溢价”。

“溢价”这个东西,不单单存在于高端产品上,只要“偷工了”、“减料了”,价格就得下调,国内上市的车型,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存在“劣质品”,都是达到了法规标准之后,是允许上市的。

比如说最近比较火的3C充电宝,有3C标识的让上飞机,没有就不让上。

魏建军内部讲话曝光:用户买车的钱没少一分,我们不能偷工减料!-有驾

汽车圈天天骂来骂去,很多人都没搞懂骂的是什么,本质上就是“你的产品对不起你的价格,你得降价”,或者说同价位中,你的品质不如我,你不配卖这个价格。

花一样的钱,买我才是不浪费每一分钱。

长城汽车创始人魏建军在内部讲话的时候,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用户买我们的车,给我们付款的时候钱没缺过一个角,我们给他们的车,也要对的起这个价格。

长城有很多东西,是看不见的,是真正的把用料,放在骨子里的企业。

魏建军内部讲话曝光:用户买车的钱没少一分,我们不能偷工减料!-有驾

最近参加的新车发布会有很多,留意了下最近新上市的新车用的是什么零部件,有一部分车企因为持续打价格战,采用的是“非主流”供应商,基本上都是二线、三线小厂的供应件。

能用吗?能用,至于用的时间有多长,会不会出质量问题,不知道。

至少今天的消费者感知不到,毕竟小厂的供应件也能保证一定周期内的质量,只是长久体现下来不知道。

长城几乎所有的车型,都是大厂零部件,为的是能让一台车开得更久。

汽车是流水线下来的工业品,难免会出问题,但企业需要保证的是“尽量不出问题”,“出了问题优先保证安全”。

魏建军内部讲话曝光:用户买车的钱没少一分,我们不能偷工减料!-有驾

长城的产品,在国产车中的质量算上乘了,尤其是小问题,比较少。

一个是刚才说的,他们用了大量的一流零部件供应商,另一个是,长城设计产品的周期比较长,或者说非常慢。

汽车可以跑得很快,但设计汽车一定要慢。

中国车企现在设计新车,基本上是一年一代,但长城的新车至少两年一代,研发周期、测试周期比其他车企长了一倍。

所以,长城的车就显得比较少,而且动作也少。

但就是这种专精一台车的思维,在很多人眼里,被认为是“动作慢、动作少、懈怠发展”。

相反,长城的研发投入不少,24年研发投入104亿,连续3年投入都超过了100亿,很多人对这个研发投入没有概念。

魏建军内部讲话曝光:用户买车的钱没少一分,我们不能偷工减料!-有驾

对比一下就知道了,比长城研发投入多的只有四家:

1、比亚迪,研发投入542亿。

2、吉利控股,研发投入266亿。

3、上汽集团,研发投入218亿。

4、理想汽车,研发投入110亿。

除去比较特殊的理想以及仅披露研发费用的吉利控股,长城汽车的研发投入在整个行业中仅次于比亚迪、上汽集团。

退一步来看,长城汽车的年销量稳定在110万-120万,这样的销量匹配百亿的研发投入,均摊在每一台车上,就显得非常多。

魏建军内部讲话曝光:用户买车的钱没少一分,我们不能偷工减料!-有驾

当然,研发费用不能这么算,长城是一家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会随时匹配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反馈加大、收缩研发预算。

长期百亿以上的研发投入,说明其换来的技术比较丰富。

智能座舱、驾驶辅助、Hi4系统、三电系统,包括传统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等,长城手握全套功底。

所以魏建军才敢每年投入如此之多的费用,就是因为有技术上的回报。

测试费用会计入研发费用,这里是长城汽车的一个大支出,我们去过长城位于保定的碰撞中心,这家民营企业,拥有中国乘用车市场中,体量非常大的碰撞中心。

工作人员表示,长城自己的碰撞中心,每年要撞报废500台以上的新车,这些都是巨大的投入。

魏建军内部讲话曝光:用户买车的钱没少一分,我们不能偷工减料!-有驾

另外,新车上市之前,长城要做百万公里的耐久性测试,在极低温、高温、高海拔、高腐蚀环境中测试,之前我们说了,一台车不可能不出问题,但长城要保证的是,尽量不出问题,出问题的概率要低于其他企业。

最近,长城主推Hi4技术,我觉得很有意思。

一个是,它的口号就是“两驱车的价格、四驱车的安全和性能”。

Hi4是创新的产品,比如说在二代哈弗枭龙MAX上,多了后桥电机,时速63km/h以上可以“后电机空转”,如果打滑随时介入后轴驱动。

前轴则是由发动机、前电机驱动。

这台四驱混动,价格只要12万左右就能买到手,魏建军经常说:“要安全、一定要安全”,现在的电车加速都快,有的人开的猛,就容易进花坛。

魏建军内部讲话曝光:用户买车的钱没少一分,我们不能偷工减料!-有驾

而Hi4是一种概念,不是某一种技术,长城还有Hi4-Z、Hi4-T、Hi4-G技术,算是把混动路线打通了,实现了全面产品的四驱化。

而让魏建军最骄傲的,还是越野车。

上半年统计数据,中国市场的越野车,一半是长城造,另一半才是丰田、Jeep、三菱等等其他品牌,用户的投票既是用脑投票,也有用脚投票的。

从销量来看,也强。

零部件、研发投入、耐久测试,缺了以上我说的任何一点,越野车都不会热销,因为这是一个更看重产品力的车系。

要质量、要稳定、要性能,关键是技术储备不能弱,这是最关键的。

魏建军内部讲话曝光:用户买车的钱没少一分,我们不能偷工减料!-有驾

往往能把越野车造好的车企,造家用车都很强,比如说丰田、奔驰、日产这些车企,属于典型的技术下放。将安全、四驱系统下放到普通家用车上,太简单了。

甚至还可以下放到摩托车上......

去年,在非常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长城还有100多万销量,而且均价还不低,核心点就是搭建好了技术,让用户去自由抉择。

的确,长城的销量不是增长最猛的,但在用户的口碑中,是不错的。

这也是魏建军践行价值观的一种呈现,毕竟车主给长城的钱没有缺一个角,魏建军给用户的车,也是不遗余力的去生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