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今天要讲的这两款车,真是典型的各有千秋。先说个故事吧,就是我朋友,平时家里有两娃,一个在上小学,一个在幼儿园,平时开车基本就是上下学、买菜、接送他爷俩,不太在意豪华气派,主要图个空间大、操控灵活,还有点智能配置能减轻一点麻烦。
说:我最看重空间,暑假带娃去郊游,车里挤得像沙丁鱼罐头,要是再大点就好了。但他又提到:最怕的还是日常停车,盯着那么大的车头车尾,费劲。这让我想到,空间大,确实不是随便就能搞定的,还得看车的尺寸和布局。
这次我特意查了一下,传祺M8宗师的尺寸,车长大概在52XX-5251mm区间,轴距有点扎实,3070mm,市面上同级别的车,尺寸都差不多这个水平,但空间利用效率,传祺的设计感还是优于一些竞争对手。尤其是第三排,能坐三成人,不算狭窄,而且后备箱放三四个28寸箱子,轻轻松松。
而奥德赛,虽然车长不到4900mm,轴距2900mm,偏小一些,但它的日系空间一直都很讲究,头部腿部都不错,就是那第三排坐垫偏低,坐久了会觉得累。空间分布合理,但缺少点庞大感。
我还记得我老修车师傅说过一句话:买MPV,要看你家要用多大空间,不是越大越好,是适合。这其实挺有道理。搞搞双工的一线调研,也许有个估算——估计我这邻居王阿姨,带两个娃做她一年前买的那款,装了两个婴儿推车和四个行李箱,空间几乎要用到极限。
你们想想,一个家庭要带娃出去,要放推车、零食包、书包,车内空间是否紧凑?传祺M8宗师空间优势明显,配置的设计也贴合这个需求。反倒是奥德赛的车是方方正正,操作起来很灵活,尤其在城市中停车方便,但空间的临界点可能会让人吃不消。
说到智能配置,传祺M8宗师配备的15.6英寸吸顶屏和14.6英寸中控屏,支持手势识别甚至人脸识别,就像你在用iPad一样,而奥德赛则是更偏家庭娱乐,10.1英寸屏和Honda CONNECT 3.0,操作体验也不错,语音识别挺灵敏。其实我觉得,挑到这个级别,智能化除了好用之外,更多还是看个人惯。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传祺M8激光雷达版本的智能辅助功能,支持自动变道、记忆泊车,安全性不用担心。奥德赛的Honda SENSING安全系统,虽说全速域巡航不错,但在一些主动安全配置,比如主动避让、车道偏离辅助上,还是比不上传祺的全套。
说起这个,我有个感触——中国家庭的用车惯在变。以前说能用就行,现在多了点享受和体验的意思。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空间大点、智能多点,才更能争宠。那么到底值不值得多花点钱,配个大的空间和智能套装呢?我觉得得看你的硬需求和账户余额了。
对比中我注意到,传祺的价格在24.99万元起(补贴后),配置给了不少实用点。后视镜自动防炫、360°影像、车联网等。奥德赛的价格先不了解具体,但毕竟本田的品牌在二手市场,保值率还是不错的。记得我一朋友去年换车,问我:这车还能保值不少快,算算给我省了不少心。
另外一个角度,我没细想过——国产车型在新能源上的探索是不是带来了一种更切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传祺在插电混动方面,采用了2.0T插混系统,热效率能达到40%以上,这个数字其实挺惊人的,意味着能把能量利用最大化。像我这个普通人,日常城市通勤开着油电车,油耗能控制得不错,续航也满足大部分需求。大概136公里的纯电续航,够在城市里跑一整天。
相比之下,奥德赛主要还是用本田的成熟油电技术,可靠性高,毕竟日本车的耐用度老早就家喻户晓。大概这个等级的车的百公里油耗在5-6L左右吧,算算心里还算可以接受。很多朋友都说:不想折腾,稳扎稳打。我这个说法,当然也有稳的一面,但其实我更偏向传祺的创新感。
再想想,我要是家里还在考虑未来子女教育和出行空间的话,那个未来就得现在来衡量。空间大,配置丰富,价格还合理,这差别很明显。反倒是日系车品牌的心理优势,可能更在于省心+保值。
家庭例行出行的核心,还是空间-安全-便捷。你会不会觉得,可能我会喜欢传祺M8宗师的豪华感,但又怕它太大在城里不好停车。我心里也琢磨:挑车,像挑鞋一样,走心的更重要,别光盯着数字。
你们怎么看?你倾向于喜欢国产新秀,还是更喜欢日系的老牌子啊?如果按照我刚才的思路,要是长期在城市,你会选择哪个? 估计答案会因人而异。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有时候我猜测,如果传祺未来可以再把续航拉长点,电机调校再精细一点,或许给人一种更值得期待的感觉。而奥德赛,走的就是务实路线,但在空间扩展和科技体验上,似乎还有点差距。毕竟,家庭出行,谁不想既靠谱又高大上点呢?
我也不敢说哪个一定就完美,毕竟每个人需求不同。你们还记得我上次跟一个朋友说买车像买伴侣吗?不光看外表,更要看内在的契合。
好了,车确实不便宜,每次换车都像是一次长跑。你会在意品牌的历史、油耗的表现,还是更看重空间和智能?这问题值得每个家庭深思。
愿你选车的路上少点折腾,多点心意。未来会不会再出了个更合心意的车型?这也是个悬念。你们呢?这款车要不要我帮你多看看?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