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的背后,三个历史最佳是如何炼成的?

长城汽车2025年Q2业绩解析:三个“历史最佳”背后的硬核逻辑

各位车友,这个车,有点意思!

长城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的成绩单,堪称“教科书级”的反内卷案例。

总营收523.48亿元(同比+7.78%)、净利润45.86亿元(环比暴涨161.91%)、销量31.30万辆(同比+10.07%),三项核心指标同时刷新历史纪录。

更关键的是,单车净利润1.47万元,远超行业4.1%的平均利润率。

今天学姐就带大家扒一扒,这份“学霸答卷”背后的硬核逻辑。

---

一、技术溢价:从“堆配置”到“拼价值”

这车,有点东西! 长城的技术牌打得够狠——2024年研发投入104亿元,连续三年破百亿。

砸钱不是目的,Hi4-Z电四驱、Coffee OS 3智能座舱、SEE端到端智驾大模型才是真家伙。

- 新能源爆发式增长:Q2新能源销量9.79万辆(同比+33.7%),魏牌单月交付首破万(10,197辆)。

技术驱动替代政策依赖,比如全新高山MPV的智能空间系统,直接拉高用户付费意愿。

- 越野技术护城河:坦克品牌全球销量破70万辆,环塔拉力赛T2.E组别冠军的含金量,比广告词实在多了。

下半年激光雷达版坦克400/500/700即将上市,“智能+越野”双buff,学姐我直呼内行!

争议点:有车友问“研发投入短期拖累利润”,但长城用Q2净利润环比162%的涨幅证明——技术溢价才是长期饭票。

长城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的背后,三个历史最佳是如何炼成的?-有驾

---

二、全球化2.0:从“卖车”到“建生态”

海外销量10.68万辆(非俄市场增长超50%),累计突破200万辆。

但更狠的是“研产销服”全链条出海:

- 巴西工厂本月投产,年产能5万辆(规划10万辆),本地化生产规避关税壁垒;

- 泰国千人交付坦克300柴油版,澳洲山海炮Hi4-T斩获“最佳新能源皮卡”,精准匹配区域需求。

学姐锐评:很多车企出海还在“贴牌代工”,长城已玩起“文化融合”——比如巴西GPTW认证(最佳职场),这波操作属实降维打击。

---

三、长期主义:要利润,更要健康结构

长城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的背后,三个历史最佳是如何炼成的?-有驾

“跌冒烟了”的价格战里,长城为何能稳住单车利润?

1. 高端化见效:2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提升,魏牌(同比+106.4%)、坦克(环比+46.9%)扛起溢价大旗;

2. 成本管控:供应链整合+智能化生产,运营效率提升对冲原材料波动;

3. 用户信任沉淀:多角度碰撞实验室单项目投5.1亿,“0.1秒安全”的偏执换来品牌溢价。

数据说话: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30.1%(21.13亿元),暴露转型阵痛。

但学姐认为,直营渠道建设、新技术推广的短期投入,恰是长期主义的必修课。

---

未来展望:坦克激光雷达版能否“真香”?

下半年看点:

长城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的背后,三个历史最佳是如何炼成的?-有驾

- 坦克Hi4-Z系列(元戎启行算法+Orin X芯片)能否打开泛越野市场?

- 欧拉A0级轿车/SUV回归,能否复制好猫的成功?

- 巴西工厂产能爬坡,会否成为南美市场“桥头堡”?

学姐建议:想买长城新能源的车友,不妨等等激光雷达版坦克——智能越野这概念,说不定能劝退一堆竞品。

---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当行业还在卷价格时,长城用Q2业绩证明——“价值竞争”才是破局之道。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下一个“历史最佳”会在哪个季度?评论区唠唠!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