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最近的瓜,比我追的剧还精彩!理想i8和重卡对撞?这事儿,够劲爆!
事情是这样的,理想汽车发布了他们的纯电SUV理想i8,发布会上,来了一场“硬核”表演——重卡对撞测试!
这操作,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你以为这只是简单的碰撞?
那你就小看他们了!
人家是精心安排过的!
先用高于国家安全测试标准1.75倍的时速,让i8去“亲”刚性障碍物,测试电池包底护板。
然后,更刺激的来了!
正面撞击,侧面撞击,重卡伺候!
结果呢?
A柱、B柱、C柱、门梁,都没变形!
9个气囊全开!
电池包没漏液,没起火!
车门自动解锁,门把手自动弹开!
理想汽车的发布会,简直成了“安全秀”!
但,问题就出在这儿了!
首先,这视频一出,网友们就炸了锅!
大家纷纷表示,“这车真安全!”、“理想牛!” 但,等等,这重卡怎么看着有点面熟?
很快,有眼尖的网友认出来了,这重卡,是东风柳汽的乘龙卡车!
这下,热闹了!
乘龙卡车官方抖音号瞬间“沦陷”,评论区那是“哀嚎一片”。
“一觉醒来天塌了”、“不敢买了,后轮都撞飞起来了”、“本来想买,看了理想汽车宣传,放弃了”……
你细品,这什么情况?
乘龙卡车的回应也很有意思,法务部门正在处理中,还来了句“被摆了一道,聪明人一眼看出假”!
7月31日,东风柳汽坐不住了,直接发了声明,说理想汽车未经授权使用他们的碰撞测试视频,还扭曲传播,这已经构成侵权了!
这事儿,可比连续剧还精彩!
第一幕:风波伊始——谁是幕后推手?
这场“碰撞”风波,表面上是品牌之间的“口水战”,但背后,却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博弈。
理想汽车,用一场精心设计的碰撞测试,向世人展示了i8的坚固。
然而,这场“秀”的背景板,却是一辆东风柳汽的乘龙卡车。
犹如《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理想汽车借“东风”,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但这种做法,难免让人联想到“借刀杀人”的嫌疑。
理想汽车的回应是,他们是基于用户真实交通会车场景的模拟,全程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认证,测试卡车是检测机构提供的,他们没有任何指定。
换句话说,理想汽车的意思是,这锅,我不背!是第三方机构干的!
那么,第三方机构呢?测试卡车的来源?测试标准?这些问题,都成了悬念。
中国汽研,也就是这次测试的第三方机构,回应说,测试全过程符合所有规定和标准,不会因为客户是谁而调节车辆参数。
但,对于卡车的来源,他们也表示,还需要与业务部门确认。
真相,如同雾里看花,扑朔迷离。
第二幕:安全之辩——硬核实力还是营销噱头?
理想i8的碰撞测试,无疑引发了人们对汽车安全的重新审视。
A柱、B柱、C柱,这些关乎生命安全的关键部位,在碰撞后依然保持完好,9个气囊全部弹出,电池包未发生任何问题,都显示了理想汽车在安全性能上的投入。
然而,仅仅依靠一场碰撞测试,就能证明一切吗?
安全,如同金庸笔下的武功,既要“内功”深厚,也要“招式”精妙。
车辆的安全性能,不仅体现在车身结构的坚固,更体现在主动安全配置的完善,例如,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等等。
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车辆的真实安全性能!
第三幕:行业反思——竞争还是共赢?
这场“碰撞”风波,也给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车企们为了吸引眼球,各出奇招。
但,竞争的底线,是诚实守信,是尊重消费者。
东风柳汽的声明,传递出了一种呼唤:安全为本,诚信竞争,理性传播。
这不仅是对理想汽车的回应,更是对整个行业的期许。
希望车企们把精力放在技术创新、品质提升上!
希望他们能不断提升产品的安全性能,为我们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出行保障!
希望他们能遵守商业道德,共同维护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希望他们能理性传播,不被流量诱惑,把真实的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这事儿引发了网友们的各种讨论。
“是不是可以搞一个‘卡车对撞理想’的比赛?让大家看看谁更硬!”
“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标准,规范汽车碰撞测试,避免出现这种‘碰瓷’事件!”
“希望理想汽车能公开这次测试的详细数据,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车辆的安全性能!”
说来说去,安全,是最重要的!
希望这场“碰撞”风波,能让车企们更加重视安全,也能让我们消费者对安全有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我们的出行,能更加安全、更加安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