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电动车新规实施,3类车需驾照保险,1种不用

最近,相信大伙儿的朋友圈和聊天群里,都被一则关于“9月1日电动车新规”的消息给刷屏了。

说得是板上钉钉,以后骑电动车有好几种都得考驾照、买保险,不然上路就要被罚。

这一下可让不少人心里犯了嘀咕,特别是家里天天靠着电动车接送孩子、出门买菜的朋友们,都在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9月1日电动车新规实施,3类车需驾照保险,1种不用-有驾

难道以后咱们这方便快捷的“小电驴”,也要跟汽车一样管起来了?

是不是真的全国统一,一夜之间就变天了?

其实,这件事咱们得从头说起,不能光看一个日期就自己吓自己。

所谓的“新规”,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新鲜事,更准确地说,它是对咱们国家好几年前就已经定下的规矩,在一些地方开始更严格地执行和落实了。

那个“9月1日”的日期,往往是某些城市给那些不合规的旧车设置的过渡期“终点站”,而不是一个全国性的“起跑线”。

所以,大家先别慌,今天咱们就踏踏实实地把这电动车的门道给捋清楚,看看您家里的车到底属于哪一类,以后上路到底该注意些什么。

要说清楚现在的管理办法,咱们得先想想以前的马路是什么样的。

在很多年里,电动车可以说是城市里的一股“自由风”,它不用上牌,骑车的人也不需要驾照,速度快还没什么声音。

这种便利背后,其实藏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很多人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好好地走在路上,突然“嗖”的一声,一辆电动车贴着身子就过去了,吓得人心里一哆嗦。

它们在机动车道里和汽车抢道,在非机动车道上又嫌自行车碍事,甚至逆行、闯红灯,把交通规则当成了耳旁风。

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是沉重的,根据相关统计,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很多事故的发生,都和车辆超速、驾驶人缺乏安全意识有直接关系。

9月1日电动车新规实施,3类车需驾照保险,1种不用-有驾

这些所谓的电动车,很多在速度、重量上早就超过了自行车的范畴,本质上更像是一辆“电摩托”。

面对这种混乱局面,国家必须出手进行规范,让每一辆上路的车都有个明确的“身份”,让每一个骑车的人都懂得基本的“规矩”,这才是对所有交通参与者负责。

这场规范的核心,就是从2019年4月开始正式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国标”。

这个标准就像一个“户籍警”,它把市面上所有的两轮电动车清清楚楚地分成了三类。

您家里的车到底是什么身份,低头看看车牌的颜色就一目了然了,这可不能弄混。

首先,我们来看看最常见,也是与大多数人生活最息息相关的那种,挂着绿色牌照的电动自行车。

这种绿底白字的车牌,就是它“非机动车”身份的证明。

按照规定,它的最高设计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整车重量加上电池不能超过55公斤,而且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特征,就是它必须带有脚踏板,能在没电的时候像自行车一样骑。

因为它的法律地位和自行车是一样的,所以骑这种“绿牌车”上路,是完全不需要考取驾驶证的,国家也没有强制要求必须购买保险。

当然,从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角度出发,花个几十块钱买一份商业意外险,给自己添一份保障,绝对是件好事。

在载人方面,它也比较宽松,可以合法搭载一名12周岁以下的儿童。

可以说,只要您骑的是这种合规的绿牌电动自行车,并且遵守交通规则,那么您的日常出行基本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接着,咱们再说说另一种情况,就是那些挂着蓝色牌照的电动车。

9月1日电动车新规实施,3类车需驾照保险,1种不用-有驾

如果您的车牌是蓝底白字,那就要特别注意了,它的身份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不叫电动自行车,而叫“电动轻便摩托车”。

虽然它外形上可能和“绿牌车”很像,但它的“心脏”更强劲,最高时速可以达到50公里。

既然速度上去了,管理上自然就要向摩托车看齐了。

法律上,它属于机动车的范畴。

这就意味着,骑它上路,第一,您必须要持有相应的驾驶证,可以是F证、E证或者D证,其中F证是专门针对轻便摩托车的,考取难度相对最低。

第二,您必须像汽车一样,为它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交强险”。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种蓝牌的电动轻便摩托车是绝对禁止载人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一个都不能带。

最后,还有一种动力更强的,挂着黄色牌照的电动车。

黄底黑字的车牌代表着它的身份是“电动普通二轮摩托车”。

这位可以说是电动车家族里的“性能派”,最高时速超过50公里,从法律和管理的角度看,它就是一辆彻头彻尾的摩托车,只不过能源是电而已。

因此,对它的要求也是最严格的。

想要驾驭它,您必须持有E证或者D证,F证是不够资格的。

9月1日电动车新规实施,3类车需驾照保险,1种不用-有驾

和蓝牌车一样,交强险也是每年必须购买的。

在载人方面,它比蓝牌车稍微宽松一些,在规定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搭载一名成年乘客。

所以,如果您家里是这种“黄牌猛兽”,那千万要记住,无证驾驶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一旦被查处,面临的将是罚款甚至拘留。

说到这里,肯定有朋友会觉得,这又是要考证,又是要花钱买保险,实在是太麻烦了。

特别是对于一些靠电动三轮车拉货维持生计的师傅,或者是一些已经习惯了骑着超标车代步的老年朋友来说,会感觉增加了不少负担。

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些看似“麻烦”的规定,背后到底是为了什么?

考取一本驾照,花掉的时间和金钱,换来的是一次系统的交通安全教育。

它会让你明白,哪条线不能压,哪个路口要减速,后视镜里的盲区有多危险。

这就像上战场前,总要先学会怎么用武器、怎么躲子弹,而不是赤手空拳凭着一腔热血往前冲。

马路如战场,多一分知识,就多一分安全。

而每年几百块的交强险,平时看着好像没什么用,可一旦真的发生了交通事故,哪怕只是小小的剐蹭,它就可能变成您几千甚至几万块的“保护伞”,帮您承担起赔付责任,避免因为一场意外而陷入经济困境。

这不正是“花小钱,保大平安”的道理吗?

从长远来看,当马路上横冲直撞的“无声杀手”少了,当每一个骑车的人都对规则心存敬畏了,我们整个社会的出行环境才会变得更加安全、更加有序。

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开车的、骑车的还是走路的,都能从中受益。

毕竟,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平平安安出门,顺顺利利回家更重要的事情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