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是真凉透了!
三菱汽车2025年7月22日彻底关停了沈阳最后一家合资发动机厂的生产线,连厂门口的招牌都换成了“沈阳国擎动力”。
工商信息显示,7月2日这家厂就改了名,股东名单里“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消失得干干净净,接盘的是一家叫北京赛苜的科技公司,从此和中国车市再无瓜葛
风光4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事儿得从三菱的“黄金年代”说起。1980年代,三菱靠着发动机技术敲开中国市场大门,沈阳航天三菱和东安三菱两大发动机厂,成了国产车的“心脏供应站”。比亚迪、长城、奇瑞这些如今响当当的品牌,早年全指着三菱发动机活命。巅峰时期,路上跑的三成国产车,引擎盖下装的都是三菱的“芯”,江湖人称“半个国产车圈靠它养活”
90年代更风光,帕杰罗V33越野车被政府单位抢着买,北京吉普国产的帕杰罗Sport直接封神,成了越野车标杆。那时候的三菱,说是中国车市的“教父”也不为过。
刹车失灵、吃老本,把家底败光了
可好景不长。2000年“刹车油管事件”让三菱召回大批车辆,口碑崩得稀碎。后来和广汽合资搞欧蓝德,2018年还卖过14万辆,结果第二年就栽进雷诺-日产联盟的内讧里,新车研发直接停摆,整整6年全靠老款硬撑。
最离谱的是电动车时代,三菱居然拿广汽埃安V换个标就敢卖,车主气得直骂:“这玩意儿也叫三菱?”
为啥混到连厂都卖了?三个字:太慢了!
电动化睡大觉: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都冲上50%了,三菱还在折腾20年前的老发动机。沈阳厂去年产量暴跌到20万台,只有巅峰期的四分之一,客户只剩众泰这类边缘企业。反观比亚迪,早就不用外购发动机,自研混动技术甩它几条街
决策像蜗牛爬:改个车灯都要报日本总部审批,国产车三个月能改款一次,三菱六年憋不出一辆新车。长沙工厂2022年产能利用率只剩16%,4000多员工天天对着空流水线发呆,最后被广汽埃安1块钱捡了便宜
技术老本吃到馊:当国产车用上激光雷达、智能座舱时,三菱两个像样的车机系统都拿不出
老车主咋办?售后还在,但二手价崩了
三菱承诺已售车辆继续维修,配件至少供应10年。又开了8年欧蓝德的车主说:“车皮实,就换过两次轮胎,保养还能做。”但二手车商吐槽:“去年卖5万的车,现在挂3万都没人问”。贴吧里还有人晒2003年的帕杰罗V33,跑了30万公里依然坚挺,可惜情怀终究喂不饱肚子
三菱的退场,像极了班里那个曾经考第一,后来天天吃老本的学霸。中国车市现在是什么节奏?比亚迪一周能收15万订单,三菱却用六年时间证明:时代抛弃你,连声招呼都不打
40年前它给国产车撞上“心脏”,40年后连自己的“心脏”都停了。这场大撤退,给所有外资车企敲响警钟:在中国市场,跑得慢就是原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