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给功勋老将打玻尿酸,日产指望轩逸这颗续命丹撑多久?

日产轩逸要改款了,这事儿本身就挺魔幻的。

在一个所有人都掀桌子,恨不得把对手的餐厅都给爆破了的时代,日产选择给自己家的传家宝,老轩逸,做了一次“微整形”。什么叫微整形?就是换个前脸,改个内饰,本质上还是那个你熟悉的味道。这操作,就好像别人都在修仙渡劫,准备飞升了,你这边还在苦练金钟罩铁布衫,并宣称自己能扛住RPG了。扛不扛得住不知道,但姿势确实很古典。

讲真,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前有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直接798骑脸,后有各种新势力磨刀霍霍,恨不得把价格打到地核里去。这个时间点,你日产慢悠悠地推出一个改款轩逸,这是什么行为艺术?这是在跟整个时代对赌,赌中国的消费者还活在2015年,赌大家对“日系车省油耐用”这块压缩毛巾还有着宗教般的信仰。

还在给功勋老将打玻尿酸,日产指望轩逸这颗续命丹撑多久?-有驾

但时代变了,大人。

日产的问题,从来就不是一台轩逸能不能改款。它的核心问题,是这家企业好像开窍开到一半,突然被雷劈了,进入了一种薛定谔的“悟了”状态。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三缸奇骏。我至今都无法理解,是什么样的天才产品经理,能做出在中国市场,给一台走量的城市SUV换上三缸发动机的决策。这操作的难度,不亚于在红烧肉里放香菜,在麻辣火锅里加冰糖,属于是精准地踩在了每一个雷点上。

还在给功勋老将打玻尿酸,日产指望轩逸这颗续命丹撑多久?-有驾

当时一堆媒体老师还煞有介事地去沙漠里玩,说你看,这三缸奇骏在沙漠里多好玩。我当时就想笑,我一个普通消费者,买个家用车是为了上下班接孩子,偶尔去个郊区,我为什么要关心它在沙漠里好不好玩?我的生活半径里根本没有沙漠。这就好比你卖我一个冰箱,然后告诉我它在南极的制冷效果特别好。这不叫产品力,这叫不务正业。

结果呢?三缸奇骏把自己玩成了业内笑柄,销量直接跳崖,最后没办法,只能把老掉牙的四缸经典款又拉回来续命。你看看隔壁的丰田荣放和本田CR-V,人家换代换得飞起,奇骏这波操作,直接让自己从牌桌上被人抬了下去。

如果说三缸奇骏是日产的一次“心态爆了”,那轩逸e-Power就是一次“强行不装了”。这套技术,讲白了就是个增程式,一个三缸发动机在里面当发电机。日产非要包装得天花乱坠,说自己这是不用充电的电车。听着很美好是吧?但价格呢?比丰田双擎还贵。节油效果呢?也没见得比双擎强到哪里去。这就很尴尬了,你作为一个日系车,核心卖点就是经济耐用,结果你最技术的混动产品,又不经济,又不便宜。这就像一个修仙者,苦练半天,最后练出的飞剑是用来切水果的。机你太美。

所以回到2025款轩逸。它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狱绘图?

它的核心武器,那套HR1.6L配CVT的动力总成,我愿称之为汽车界的活化石,是日产的传家宝。这套东西,主打一个皮实耐用,情绪稳定。但问题是,现在的主要购车人群,是那些看着钢铁侠和变形金刚长大的年轻人。他们要的是什么?是智能座舱,是辅助驾驶,是零百加速。你跟他们讲“我这车开不坏”,他们只会觉得你在说废话,就像你跟一个网瘾少年说“我这部诺基亚能砸核桃”一样。赛道都变了。

还在给功勋老将打玻尿酸,日产指望轩逸这颗续命丹撑多久?-有驾

中国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那个合资品牌躺着就能赚钱的时代了。比亚迪的DMI技术,从4.0迭代到5.0,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降价,增配,油耗打到2字头。这是什么?这是闪电战。这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在这种背景下,轩逸靠什么活?靠“经典轩逸”。这才是日产最大的悲哀,也是轩逸销量的遮羞布。在很多地方,靠着各种补贴,经典轩逸的落地价能干到5万块。5万块买一台合资A级车,就问你怕不怕?这价格,已经不是性价比了,这是在交朋友,含泪交朋友。但这能长久吗?这是用品牌价值和利润去换一个虚假的销量数字。等这些库存车卖完了呢?等经销商不玩了呢?轩逸的销量还能剩多少?

还在给功勋老将打玻尿酸,日产指望轩逸这颗续命丹撑多久?-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日产不是在跟时代对赌,它可能根本就没想明白现在是什么时代。它还沉浸在“沙发厂”、“技术日产”的旧梦里。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老天籁的中年人,我很怀念那种感觉,但我也清楚地知道,那都是过去式了。

所以,2025款轩逸改款能保住销量吗?

还在给功勋老将打玻尿酸,日产指望轩逸这颗续命丹撑多久?-有驾

答案很弔诡。它可能还真的能卖一阵子。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群消费者,他们的购车逻辑是“玄学”。他们不看参数,不看配置,他们只认那个标,只认那个名字。他们觉得“日产”这两个字,就代表了某种不可言说的保障。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这种靠惯性,靠信仰,靠骨折价清库存维持的销量,就像在盐碱地里种庄稼,种不出一片未来。日产需要一场彻底的自我革命,而不是给一个功勋老将不停地打玻尿酸。

否则,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而轩逸这剂药,顶多算是一颗续命丹,吊着一口气罢了。

简直离谱。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