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比亚迪最近这波订单狂飙,国庆干了23万台,这事儿本身不新鲜,但背后的那股味道,实在是太冲了。
一股子“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决绝味儿。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卖车了,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内部政变,一场自己对自己发动的闪电战。你看那个数据,海狮06这种新面孔卖到飞起,十一期间就接了2万单,而曾经的门面担当,汉和唐,销量只能说是一言难尽。冰火两重天?不,这是新王登基,老臣靠边。
过去比亚迪想干嘛?想修仙。你看汉和唐,西装革履,头发梳得油光锃亮,天天在发布会上跟你念叨“豪华”、“格调”、“龙颜美学”,就差把“我想飞升成BBA”刻在脑门上了。结果呢?它一边在天上练习御剑飞行,一边发现地上的兄弟们,已经不满足于农村包围城市了,他们选择直接把城市给炸了。
海洋网这帮新来的,简直就是一群修炼了“道诡异仙”的狠人,路子野到三体人看了都得递根烟,说一句“你们地球人,真会玩儿”。它们的核心思想就一个:什么品牌调性,什么高端叙事,都是虚的。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一切花里胡哨都显得那么可笑。
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被各种新势力发布会PPT轰炸到产生抗体的中年人,对这种事看得最透。什么叫高端?高端就是一种品牌玄学,是让你为那个标、那个故事、那个创始人吹过的牛逼支付溢价。奔驰最值钱的是三叉星,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的推特。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比亚迪突然悟了,或者说,被现实打醒了。它发现,与其辛辛苦苦构建一个自己都未必信的“玄学”体系,不如直接釜底抽薪,把摆着玄学烛台的餐厅直接给爆了。
于是,我们看到了堪称魔幻的一幕。王朝系列里的老干部活动中心,汉L和唐L,还在那苦口婆心地说:“你看我,配了快充,我马力大,我还用了Nappa皮……” 结果,对面的精神小伙突击队,海狮06,直接把价格牌往桌上一拍:“我,十来万,我空间大,我长得像个刚割完双眼皮的胖头鱼,丑萌丑萌的,就问你气不气?”
这根本不是产品力的竞争,这是降维打击。你还在苦练金钟罩铁布衫,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人家直接掏出了RPG,对着你脑门就是一下。就问你怕不怕?
那个被网友疯狂吐槽的“双眼皮”车灯,还有钛7那个莫名其妙的“小书包”,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坏了菜了,设计师是不是机你太美附体了”。但现在呢?这些都成了典中典的记忆点。为什么?因为当一个东西足够便宜又好用的时候,它所有的缺点都会变成特点。就像你家楼下那个脾气巨差的烧烤摊老板,只要他肉串得够大,价格够低,他骂你两句你都觉得是增值服务。
这就是反技术崇拜的终极体现。你实验室里跑出来的风阻系数,比得过我这便宜五万块钱带来的快乐系数吗?你的智能座舱能放动画片,我的也能,清晰度差点怎么了?我省下的钱够我买个顶配iPad挂车里了。这种打法,简直就是要把人逼死!
我最近在琢磨一件事,小区门口的煎饼摊,加个蛋总比加个肠的卖得好,这里面肯定有经济学原理,跟今天这事儿一个道理。
比亚迪现在就是那个卖煎饼的。它想明白了,绝大多数人买车,不是为了去秋名山漂移,也不是为了在朋友面前炫耀什么鬼魅日行灯,就是为了买一个“压缩毛巾”——看起来不大,但泡上生活的柴米油盐,能展开一个足够大的、能遮风挡雨的空间。管你什么双眼皮还是死鱼眼,便宜,就是硬道理。能过,就是能过。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战地记者,记录的不是车,是比亚迪内部的一场路线斗争。海洋网对王朝网的胜利,本质上是民粹对精英的一次胜利。是“整那些没用的干啥”对“生活需要仪式感”的无情嘲讽。
所以,比亚迪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是精准的市场调研?是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是是是,都对,但这些都是“术”。真正的“道”只有一个:掀桌子。
就是在你以为他要跟你斗地主,琢磨着怎么出王炸的时候,他选择不玩了,直接把桌子给炸了。你研究他的牌路,他研究你的命数。
这,就叫不讲武德。这,可能就是东方的商业智慧。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比亚迪选择了让同行先去成盒。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