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正刮着,老王蹲在自家院子边,牙关打架,话头却没停。“你说丰田是个牌子不?以前咱村里头谁不是攒两年钱买辆卡罗拉,觉得老实厚道,修理厂师傅都夸日本车省心。”小李在旁边抖着腿刷手机,“你管现在呢?车友群里没几个还盯着日系跑,个个研究比亚迪、吉利的智能电车,续航长,价还不贵。”
说句实话,十年前要是往路上一站数车牌,丰田、本田、日产,眼花缭乱。最近这新流行插句,“现在街上不是新能源就是蓝牌,丰田都变稀罕了。”邻居老赵吐槽:他那辆十四年老轩逸,去年还去换了中控屏,想升级点导航功能,结果师傅直摇头——“老板,这老系统,顶多改个蓝牙,别瞎折腾了,日本车做的是耐用,功能可老土咯。”至于新车,全村去年新买的,几乎清一色电动,还是国产。问销量,“听说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都超过日本了,”小李再次插嘴,“585万台?那可是涨得飞起,日本差着不止两步路。”
顺着这阵风传来的八卦,说丰田今年全球活得不赖,销量凑合,但电车说不上是主菜。混动卖得多,纯电都跑到末位。丰田在中国,还掉了近七个点的销量,本田都快被挤出微信抢单群。日产更煎熬,车友私下讲“原来日产省油,现在你都得掂量贬值快不快。”据说今年日本头部车企利润都烂低,几乎好不哪儿去,有师傅戏谑,“出口量都让中国儿们拿下了,还傲啥?”
顺路转个话题,曾有师傅讲起铃木、马自达这些二线日牌,“现在中国汽车展,马自达连展台都冷清,铃木都撤柜。”泰国那档子事也被议论:以前问泰国卖什么,净是日系,现在连泰国人都买比亚迪了,日系市场份额掉到七成以下。有小贩私言,“中国电车续航真是神,价钱还不心疼,日系还在磨混动,日本人是真能忍。”
有人在群里转发日本车企的新动作:本田和日产打算年内发布新款纯电车,还研究智能驾驶那一套,说是追进中国标准。可车友都在问“早两三年没跟上,追得上吗?”实际到底有几分把握,谁心里都犯嘀咕。
忙换个频道,电子圈里更惨。八十年代那些年头,日本半导体称王,师傅摆例子“东芝、松下、索尼,不用挑,听了都觉得洋气。”现在哪还有当年的气势?全球市场份额只剩个零头,芯片就更没得玩了。
今春的半导体设备市场,谁说的不一定准,反正小道消息说中国卖得猛,也跌了一些,但还是全球第一。日本设备大头也得靠中国买。据村里懂行的老孙算,啥设备超一半都卖给中国厂商,不卖还真没渠道。说日本芯片公司那些糟心事,尔必达、瑞萨早些年就退出大舞台,东芝的家电都被海信、海尔拿走。小李笑,“苹果、三星这几个,手机早瓜分好,日本还敢做个屏幕,品牌影响力全没了。”
村头闲聊还有个传说,说中国这几年芯片突飞猛进,虽然有些逻辑芯片还差五年,可进步快,小道传今年中国设备自给率能到七成,日本人心里发毛,怕产业断档。听说一位厂家采购还在纠结该囤点日本体统,怕以后断货。
实际上,日本汽车和电子产业双线压力,国家不大资源又少,师傅爱讲“日本这脾气,就喜欢守着老本。创新慢,错过数字化节奏。”有位瓶底酒馆老板还赌咒,“要想翻身,得放下包袱。日本人若再保守,今年败北算轻的。”
早上修理厂外头,老王蹲着喝茶感慨,“那年别人新买的本田混动上门做首保,还多送了一次免费养护。”但轮到这两年买的,比亚迪、长安电动,直接在APP下单,师傅说线下越来越清闲。某次见一辆老皇冠进厂,技术师傅碎碎念,“好车,但连配件都慢慢断货了。”午后回家,微信群又刷来新段子,“听说厦门又有新能源下乡,日本品牌暂且歇歇吧。”
人说这世道风水轮流转,就连买配件都得赶趟,看谁家库存没断档。隔壁阿姨家那台十年前的日产,今晚又冻在院里,略有点落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