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现在买车,比买菜还卷,你如果不是比亚迪,就像是下班高峰期没赶上地铁的社畜,只能眼巴巴地等下一波车——不过可能永远不来。于是比亚迪一拍桌子,决定全国基地齐加班,增产的速度比小动物进化还快。这下好了,全中国的基地一起发力,比亚迪“迪子”要起飞了,眼看着就是“宇宙的尽头是迪子车”。当然,谁也不知道宇宙有没有尽头,可能只有比亚迪有。
这消息是河南广播电视台的,媒体都兴奋得像逢年过节买到了清仓大米:郑州基地本月开始提升产能,意思就是摆脱了“只能生产一锅泡面车”的限制,开始批量撒网捞渔了。而且不只是郑州,全国的比亚迪基地都要拼命,简直就是“迪家大小姐,要嫁全国首富”的阵仗,阵地铺得比偶像团体的人数还广。某些基地产能就像魔法师变鸽子一样,不知不觉能变出一大车队来。
深汕基地尤其牛——听说生产方程豹钛7的速度快到已经羡煞许多隔壁品牌。之前首台钛7刚亮相的时候,大家还以为是给比亚迪股东专供的纪念版。现在好了,基地开足马力,钛7成了“批量生产,批量烦恼”,估计以后再买不到也是因为买家抢不过机器人。而且比亚迪深汕基地那架势,已经到了“生产线上的工人看到新车,眼泪都流干了”的程度,毕竟这么高频的量产,跟搬砖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工资能赶上方程式赛车的轮胎更换速度。
要说产能提升嘛,大家总喜欢用“火箭发射”做比喻,其实火箭也只是上下飞一圈,最后掉回来。而比亚迪的销量,如果真像火箭那样,怕是也得落地,别到时候天上飞得太高,把消费者吓跑了。不过比亚迪的营销,从来不是飞天,而是“下沉”,把车卖到每个小区门口,每个菜市场,每个快递站。理论上,只要你愿意,比亚迪甚至能停在小区杂物间等你下单。
产能提升是否等于销量暴击?这问题跟问老板加班是不是就能涨工资一样,理论上对,实际上“呵呵”。你看方程豹这一波操作,既有“速度与激情”,也有“追梦赤子心”,但消费市场不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消费者只认性能和价格。就像当年诸葛亮点兵,号称六军阀势,最后多数还不是“空城计”。比亚迪的产能就像北方秋天的雾霾,看起来蔚为壮观,实际谁都不敢多吸一口。
不过,车市要不要变天?这事能不能像国产电视剧里的预言一样,说变就变?难说。首先,比亚迪的份额已经大得像选美大赛的评委席,随便一坐,整个车市都是自己人。但份额涨多少?这就得看消费者是不是也跟着疯。按理说,增产是为消费者谋福利,但消费者的脑回路拐得比南方小巷还窄。你让他多买比亚迪,他肯定先问能不能打折、能不能送充电桩、是不是一年不掉价。这才是中国购车的精髓:先抖个机灵,后问实惠,最后再吹牛说自己早识货。
行业专家天天预言这场“车市新革命”,结果多数只能拿比亚迪说事。要么吹它是“自主品牌之光”,要么骂它“专磕同行饭碗”,仿佛整个中国车市的更新换代都靠比亚迪一个人撑着,其他品牌都是在玩丧尸生存,只等着被“迪子”乱棍打死。我等吃瓜群众,也只能在车市股价变化里找点娱乐,像是看宫斗剧,谁上位赶紧跟风买股票,谁下场赶紧爆黑料。
不过,说到销量提升,厂商的期望总是比实际多得像斗地主里多发两张牌。郑州基地增产,意味着工人加班,工厂机器嗡嗡叫,地产商嗓子都喊裂了。可是,消费者的钱包是比老干部腰包还紧,增产的车能不能都顺利卖出去,难说。市场是个神秘的地方,今天你觉得比亚迪无人可敌,明天可能集中遇上一个钛7“自燃”新闻,又得回炉重造。如此循环往复,汽车行业的变天,就像是雨季的天变,永远说不准,只能多带把伞。
比亚迪的份额,已经一路飙升到让别人看着都急眼。同行品牌恨不得买个比亚迪车模回家膜拜,祈祷自家产品也来点“迪系灵气”。但神仙操作归神仙,群众生活还得脚踏实地。你问我这波操作有没有“市场格局变天”?我只能说,变天最多是“阴有小雨”,至于能不能掀起车海滔天巨浪,还得看消费者肯不肯踩油门。毕竟买车这事,和社会上所有变革一样,最后决定权都是大家那些藏得很深的钱包。
这几年国产车企都在拼“爆量”,增产、大促、贴息,架势跟推销大米一样。在比亚迪全国基地增产的号角声中,谁跑得快,谁就能裸奔到销量冠军。但裸奔太猛,容易感冒,容易社死,容易被网友喷成“油耗拉胯”。大家嘴上喊着国货自强,心里还是偷偷琢磨哪天能捡个合资车尾货。比亚迪自己当然不怕,你问它未来市场份额涨多少?它肯定说:只要你们不跑路,我能无限增产。厂房我有,钞票我缺,梦想给你,现实靠自己。
说起来比亚迪还能再火多久,这跟网红直播没什么两样。有时候流量来得快,销量蹭蹭涨;有时候一夜就掉粉,销量就跳水。汽车本来是个有温度的东西,放在比亚迪的产能表里,瞬间变成冷冰冰的数字游戏。厂家吆喝着“突破极限”,市场却在划水摸鱼。你要是真想让车市变天,不如直接在各大基地上天,发射“迪系一号”卫星,让销量数据在星空漂浮,也是个新思路。
当然咱们都是凡人,买车是大事,看车是大戏。比亚迪基地这么一通猛操作,全国车市的风向只会越来越迷。厂家加班,工人哭泣,消费者观望,市场分析师已经快要自我循环爆炸了。你让大家猜涨多少份额?这问题比中彩票还难。零售市场是个自带避雷针的灵魂,不管厂家怎么吹,“份额暴涨”多半只能在年终总结里自我扇耳光。
最后,说车市变天那事,其实和气象台预测差不多,不管专家怎么分析,最后都是“多云转晴,局部阵雨”。比亚迪能不能击穿天花板,说到底还是你我他钱包的事。这年头,基地一增产,新闻一刷屏,车还没下线就被评论区喷翻。估计下次产能调整,各基地工厂直接开直播,工人边造车边抢红包,让大家都能参与市场份额的分配。至于车市格局会不会真变天?我们只能在“迪系下雨天”里吃瓜坐等,反正天变就变,不变也能当段子讲。因为在这片荒诞的车市里,唯一不变的,是大家都在等个“比亚迪飞升”的奇迹,等着奇迹不来,好像也能活下去。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