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Polestar 4又整活儿了,2025款官宣,骚气金运动套件加持,电量飙到100度,这波操作,各位看官怎么品?
讲真,头一回瞅见这消息,我心里嘀咕的是:这车定价忒奔放了吧?
三十好几万起跳,硬刚蔚来ES6、特斯拉Model Y、宝马iX3。
可转念寻思,现在电车圈卷到飞起,没两把刷子,谁敢出来炸刺儿?
先聊聊这卖相,极星这牌子,在设计上一直挺有想法。
这回的2025款,沿袭了既有范儿,溜背身段,够飒。
特别是那对双L型的LED大灯,辨识度拉满。
平心而论,这颜值,我觉着能打动一票人。
不过,光靠脸蛋肯定不行,毕竟现在买车,谁还只看颜值?
电芯容量硬升到100度,这倒是实打实的进化。
官方宣称单电机续航能飙到755公里,双电机也能奔到620公里。
当然啦,这个数据得挤挤水分,实际开起来肯定没这么漂亮。
可即便打个七折八折,也够用了不是?
再说说这骚气金运动套件,Brembo金灿灿的制动卡钳,听着就尊贵。
金线点缀的黑安全带,这细节,算是拿捏住了。
现在后浪们买车,不就图个与众不同嘛。
然鹅,话说回来,三十几万的价格,可不是笔小钱。
这个价位的选择琳琅满目,蔚来有换电加持,特斯拉有牌面撑腰,宝马有操控傍身,极星拿什么跟人家掰腕子?
有人说,极星的王牌在于设计。
这话不假,可设计这玩意儿,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有人一眼倾心,就有人觉得平平无奇。
况且,现在各家车企的设计都在进阶,极星的优势还能死守多久?
还有人说,极星的底气在于性能。
这话也站得住脚,双电机400千瓦的输出,零百加速肯定迅猛。
可问题是,现在电动车加速都挺利索,极星的优势还能秀多久?
老实说,我觉得极星最大的软肋在于品牌。
在国内,极星的知名度不算高。
好多人甚至压根没听过这个牌子。
这对销量来说,是个不小的羁绊。
与惯常认知相悖,电车市场不仅仅是硬核技术的角逐,更是品牌调性和用户体验的博弈。
极星想在国内扎稳脚跟,单凭产品力还远远不够,还需在品牌塑造上狠下功夫。
瞅瞅蔚来,人家靠着无微不至的服务,愣是把品牌给盘活了。
特斯拉呢,靠着马斯克自带光环的人格魅力,也圈了一大波拥趸。
极星呢?
它需要找到自家品牌的专属调性,找到自家用户的精神契合点。
当我们囿于技术参数和配置的窠臼时,是否忽视了消费者入手电车时更在意的,或许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未来出行的憧憬?
极星的车,上手体验如何我不曾涉猎,不敢信口雌黄。
但从纸面数据来看,着实可圈可点。
可关键是,消费者买车,不单单是买数据,更是买服务,买体验,买情怀。
单从身价来看,极星4的定位就颇为微妙。
它想跟豪华品牌叫板,可品牌声量又略逊一筹。
它想跟新势力硬碰硬,可服务和营销又稍显滞后。
所以,极星想在内卷的国内市场破局,还得好好琢磨,自家的杀手锏到底是什么?
自家的目标用户到底是谁?
自家的品牌故事到底该怎么讲?
归根结底,车这玩意儿,终归还是要回归到用户本身。
你得让用户由衷觉得,你的车,物有所值。
你得让用户深切感受到,你的品牌,能代言他们的生活态度。
极星2025款的粉墨登场,无疑是为市场添了一抹亮色。
但这个选项能否赢得消费者的芳心,还得看极星接下来的演绎。
但愿它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而不是转瞬即逝的烟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