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新势力销量大洗牌:零跑高歌,理想掉队,小米蔚来拉锯
六月的天气有点闷热,午后雷阵雨说来就来。打开手机,刷到各家造车新势力的最新销量数据时,我正窝在小区楼下便利店喝着冰汽水。手指划过屏幕,每一组数字背后仿佛都藏着故事,有些让人心头一紧,有些又像是老友间不经意的调侃。
先说零跑吧,这名字以前总觉得有点“低调”,但这半年,它真的变了。四万八千多辆!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一点。这速度,要不是亲眼看到,还真怀疑是不是打错了小数点。我邻居老王前两天刚提了台C16,他嘴里念叨最多的是“便宜、配置全、售后方便”。我去他家试坐了一圈,副驾座椅还带按摩功能。他女儿抱着平板在后排看动画片,说空间比上次坐的出租车舒服多了。
其实零跑能冲起来,不光靠价格,更重要还是自己能把控技术和成本。这年头谁不精打细算?听说他们今年又推新款B01,还有出口海外那块也做得风生水起。我表弟现在西班牙留学,在马德里街头偶遇国产电动车,一问才知道就是零跑。他发微信跟我感慨,“中国品牌现在国外也很吃香啊!”这种自豪感,比什么广告都管用。
不过镜头转到理想汽车,这个月多少有点冷清气氛。本以为它会继续稳扎稳打,可六月只交付三万六千辆,比去年同期少了快四分之一。我印象最深是前年春节回老家,高铁站门口停满理想ONE和L系列,那时候亲戚们都爱聊“大沙发”“冰箱彩电”。可如今呢?身边买车的小伙伴开始琢磨纯电车型,对增程动力的新鲜劲好像没那么大了。
理想最近动作不少,新i8马上要上市,据说定位挺高端;i6则主攻激光雷达和800V超充这些智能化配置。但新品能不能撑起场面,现在还真不好讲。有朋友私信问我要不要等等看再入手,我只能耸耸肩——市场变化太快,有时候连老司机也拿不准主意。
再往下翻,是小鹏汽车的数据。这个品牌给我的感觉一直挺神奇,两年前差点被大家唱衰,如今却悄悄爬上来了。六月份卖出三万四千多台,同比涨幅竟然超过两倍!我同事小赵就是典型的小鹏粉丝,他买的是P7+版本,全系标配AI辅助驾驶。他天天跟我们炫耀,说高速路上解放双脚,“堵车也没脾气”。
还有那个MONA M03,看似不起眼,但每月都有破万辆交付量。不知怎地,总觉得小鹏这些年学会怎么接地气,不玩虚的,把实用性做到了用户心坎里。而且“铁娘子”王凤英加入之后,公司气质都变得更踏实可靠。不少年轻人第一次买新能源,都愿意试试这个牌子——或许是因为身边已经有人开上它,也可能只是单纯喜欢那个logo吧?
话题绕不开最近特别火的小米汽车。这几个月,小米SU7几乎成朋友圈常客,上次聚餐的时候,同桌两个哥们抢着晒订单截图。不过六月份数据出来,却发现环比略微下降,只交付二万五千辆左右。有段时间大家猜测是不是热度过去,其实产能才是真问题。据说YU7上市后一小时订单飙升近三十万台,这种数字让我想到当年排队抢手机,只不过这回换成抢车位等提车通知单。
身边几个死忠米粉,为等SU7特地改签假期计划,还专门建个微信群交流订购进度。“产线压力太大”,这是他们总结出来的话题关键词。一切顺利的话,下半年应该会迎来一次集中爆发,不过到底啥时候才能轮到自己提新车,他们自己心里估计也是七上八下吧!
最后聊聊蔚来。今年六月整体表现中规中矩,总共卖出两万四九千多辆。其中本品牌占一半以上,还有乐道、firefly萤火虫一起凑热闹。从11万元级别一直覆盖到80万元档位,各种价位层层叠加,让人挑花眼。我表姐最近刚定了一台firefly萤火虫,她最看重的是BaaS租电池方案。“首付不到8万元,就能把新能源轿车开回家。”她这样跟父母解释购置理由时,我隔壁屋听见老太太连声夸划算。
不过蔚来的烦恼显而易见,就是销量总徘徊不上不下。在这个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大伙越来越注重性价比,而不是单纯追求科技范儿或者豪华感。有天夜里刷论坛,一个网友留言:“产品好归好,就是钱包不给力。” 现实确实骨感,再好的产品,没有合理定价策略,也难以赢得更多家庭青睐呀!
转念一想,今年整个造车新势力圈子,其实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烦恼与野望。有的人拼命扩展海外市场,有的人加速推出新品,还有一些正在调整生产节奏或等待爆款落地。夏日傍晚遛弯回来,小区停车场已经被各种新能源车型填满,每当看到熟悉又陌生的新LOGO,总忍不住停下来瞧上一眼——时代真的变啦!
你有没有类似体验?比如为了某个心仪已久的新车型熬夜守预约页面,又或者在朋友群争论哪家的服务更贴心……生活中的选择越丰富,好像纠结反而更多。但无论如何,每一次决策背后的故事,都值得慢慢品味。如果哪天你终于开走属于自己的那台梦中情“驾”,记得拍张照片存档,说不定以后还能成为饭桌上的谈资呢!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全部评论 (0)